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移民 > 移民感受

我眼中的加拿大

www.sinoca.com 2013-11-06  半岛晨报


  居民住宅没有防盗铁门窗户不安防盗护栏

  加拿大的居民区无论是老区还是新区,你都很难看到金属制的防盗门。住户通向室外的大门,一般是木制的(实木门很少,都是合成料制成),有些还是木框中间镶玻璃的门,开关轻便,没有厚重感。门上只有一把普通的锁,所谓“只挡君子,不挡小人”。住房窗户也比较多,地下室的窗紧靠地面,一楼的窗离地面一米左右,但没有看见一家安有铁栏杆或粗铁丝网之类的东西。

  初来加拿大的华人住这样的房子,多少有些担心,缺乏安全感。与中国城市住宅厚重的防盗铁门,窗户外的铁护栏比,中国移民这种顾忌似乎就可以理解。所以,有的华人家在晚上或外出时,或把门、窗用辅助手段加固(如用重物顶着,用木棍支着窗的滑道),或安上防盗报警装置。

  我在加拿大期间,没看到一次入室盗窃的,也没听说居民区某家晚上进贼了。从电视新闻中可见到大城市有闯入住宅强抢或盗窃的,但似乎不仅是为了财产,还有其他黑社会背景。然而这样的案子在加拿大发生少之又少,只是个别案例。由此我联想起在澳大利亚,参观一位校长家的情景。这位校长家独住在一个小山包的顶部,公事办完后领我们到他家里作客,到房门口没用钥匙就拉开了房屋的外门,再看一楼的窗户还是敞开的。那一刹那我有一点感悟,西方人的居住安全靠法律,靠社会这个大保险;中国人则更看重一家一户各自为战,靠防盗门和防盗栏。

  加拿大人全家外出度假,不牵挂家中安全,委托邻居或朋友的事是按时给自家的花木浇浇水,给自家草坪剪剪草。

  在加拿大的公共汽车上,在商场里,加拿大人似乎没有防范“三只手”的意思,也没听说某某钱包被掏的事。这里说一件发生在笔者身边的事。我在加拿大结识了一位华人工程师,一个周五晚上,我约他第二天休息日办件事,他在电话里说“老先生,对不起,我的钱包丢了,我得抓紧补办驾照和挂失银行卡等,过几天行吗? ”,在加拿大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丢钱包的事,当时比较诧异。不过星期一中午他又给我打个电话,告诉钱包找到了。并说是下班换衣服掉的,但没掉在衣箱里,而是掉在箱子前面椅子底下。有人发现了,交给了保安……钱包里东西一件未少……

  加拿大为什么没有或者说很少有掏包的?原因当然很多,其中比较现实的一条是缺乏掏包的诱因。加拿大人的钱包,与其说钱包不如说“卡包”,里边一般装很少的现金,各种开支付款主要靠银行卡。在加拿大银行里很少有顾客一次取一沓子钞票,一般取三、五百元就相当不少了。这与中国人的消费方式有很大不同。

  在此我要提醒诸位,不要以为西方社会都是这样,有些西方国家社会秩序并不好,特别是掏包、抢劫手段还相当狡诈,有的甚至残忍。我在意大利著名“比萨斜塔”景区,在法国巴黎街头都亲自经历同行者被掏包的事。尤其为旅行者恐惧的“吉下赛”人,掏包手段极其了得。有的吉下赛妇女、小孩主动上前与你搭讪,或向你“推销”某种旅游品,报纸在你眼前三晃两晃工夫,你的钱包就不翼而飞;有的装扮成打架或疯闹撞到你身上,你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一摸钱包没了。令被盗者云里雾里,怎么也想不出一刹那自己的钱包是怎么被掏走的,留下难以排解的迷惑和沮丧。这些职业惯偷专挑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因为他们知道中国人出门往往带大把的现金。我再次提醒诸位,出国旅游最好使用银行信用卡或旅行支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周明胜)

  加拿大盖房子买房人定户型

  在加拿大,不论大城市还是中小城镇的住宅,都可以看出有老区,也有新区,老区新区各有特色。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到加拿大,曾住过一次温哥华市郊新区的新房,那是朋友的朋友家。宅主人领我楼上楼下的参观个遍,记得好像是四个居室,三个卫生间,两个客厅,总面积2300多英尺,当时真的很羡慕。

  我第二次探亲时,大女儿家也购买了新区的住房。我不但住上了新房,还多次到新区华人家里作客,我对加拿大住宅新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小区内加拿大人建新房,我前前后后当看新奇看了多次,逐步了解了加拿大人建住宅的大体施工过程。在一个新规划的小区整体铺完地下管线,修好施工道路后,就是建各种户型的样板房。售房经销部也备有了各类房子的建筑图纸。签约后,按客户选好的地址和户型施工。这和国内先建好房子(楼),客户后挑选的程序正好反过来。

  一般的房屋内部设施有固定的模式,一是主卧室比较大,且有室内卫生间。二是每个居室都有内制衣帽橱、大小不一,但最小的也要比国内立柜内的挂衣空间大得多,有的楼内有一个专门的衣帽间。三是楼内间壁比较窄占空间小,所以房间有效使用面积大。四是各房间的门都是合成材做的,重量轻,且没有门锁装置。五是每座独立住宅楼都有地下室,一般是半地下室,上部高于外面地面,都开有窗户。地下室面积一、二百平不等,冬季可在地下室内搞些体育活动,如打乒乓球等。也有的进行装修隔设出房间,或出租或作办公室、娱乐厅。六是每个独立楼在地下室都设置供热水锅炉、热风取暖炉及中央制冷空调,通过通风管道联结各个房间,实现全天候热水供应和室温自由调节。

  加拿大人在房间内不能吸烟,无论自家人,还是客人都不能在室内吸烟,这主要是基于房间是木结构,有易燃的特点。其二,保持室内清洁,没有异味。如果需要吸烟,门前或后院都可以,但不能随地扔烟蒂,不但是文明要求,更主要是怕失火。我有吸烟的习惯,常在女儿后院吸,东侧住着一位老太太,每次隔着后院的栅栏看到我都主动热情打招呼。有一次女儿告诉我说刚才老太太嘱咐她,让她在后院一定准备一个装烟蒂的罐子,不然容易失火。从那以后,我每次看见这位老太太,我都用手比划告诉她,我抽完烟一定扔到罐子里,她明白后也会心地笑了。

  加拿大的房价与中国房价比,是贵还是贱?是涨还是跌?真的说不太明白。

  我先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位来加拿大十多年的华侨,他2006年时在滑铁卢那个小城新区买了一栋1800多英尺的新房子(约160平米),当时花了29万加币,他2009年第二次买房前,第一处房卖了三十二万,正好够第二次新房的价钱,第二次新房面积2100英尺 (约180多平米)(人民币与加币比,当时大约6.3:1),地点在渥太华市郊新区。加拿大的房屋价值包括两部分:一是房屋占有土地的价值,二是房屋自身的价值。

  在加拿大购房,绝大多数人靠贷款,一次付清的少数人恐怕以中国投资移民为主。但加拿大这几年房价看涨的总趋势是明显的,这里是指相同地区相同条件的住房。与熟悉的中国人谈到这个问题,看法是一致的。他们举自己的住房为例,说头三年他花32万买的房子,现在卖40万不成问题……几乎没一个人说房价越来越低。

  总之,加拿大房价是贱是贵难以准确回答,我比较倾向是相对便宜的,因为发达国家,国民吃穿的消费占收入的比例相对比较低,推而论之,住房占的比例也可能相对较低。最后要说明的是加拿大的房产和地产,是永久性的产权,绝对受宪法保护。只能通过商业性出售、转让,没有强令的动迁问题。但产权拥有者,每年须向政府缴纳占房价1.2%-1.5%的财产税。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大陆移民回国探亲吐槽:我竟成了亲友的扶贫对象
下一篇:在加拿大吃米的尴尬与烦恼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