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鄱阳湖156天干旱中的水利与自然之争 渔民哀歌

www.sinoca.com 2011-06-22  东方网



  九江旱情调查

  “鄱阳湖确实是干得越来越厉害了。可等到它涨起洪水来,也很厉害。”

  湖草青青,一望无垠。

  循着齐膝的湖草走进这片草滩中,湖滩上板结的土地龟裂处,随处可见,它们张大着口子,仰望苍穹。其中最为惊人的罅隙,已经板结,即便将两个拳头放进去,都显绰绰有余。难掩的是,扑面而来的腐臭味,草滩上被曝晒得裂开了壳的蚌类生物遗骸,与呈现焦干状的小鱼、小虾和小螺,成堆铺陈。

  漫漫湖草,宛如地毯,牛群点缀其间,大啖美食,缓慢移动。

  “喏,今年要是养牛、养鹅,就都赚了!”2011年5月26日,江西九江星子县,日光炙烤的正午,渔民蔡梅凤站在船头,遥指牛群。草帽下的脸孔,神情落寞。

  眼前所见,不是内蒙古的广袤草原,而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有江西北部门户之称的九江,右邻鄱阳湖。连日来,《新民周刊》记者由北至南,相继走访了紧靠鄱阳湖的九江湖口县、星子县与永修县。这三个紧靠鄱阳湖的县城,以往这个季节正在紧张部署防洪事宜,而今年却遭遇了历史上迄今最为严重的春夏连旱,旱情牵动人心。

  九江标本,亦为此番长江中下游干旱的典型代表,九江在遭遇旱情以及后干旱时代的一些现状与经验,也值得总结。

  渔民哀歌

  九江星子县,背靠庐山,直面鄱阳湖。

  星子县水域深广,往年的星子县,即便是在鄱阳湖的枯水期都可捕捞,算是鄱阳湖最好的渔场之一。但是,今年5月底,记者穿过星子县城南紫阳堤,走到鄱阳湖边,触目可见的是干涸的湖底,大片湖草密布。不乏渔民等在岸边,或闷头抽烟,或聚众聊天。

  “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宋人蒋之奇如此形容位于鄱阳湖中心的“落星墩”。

  “传说‘落星墩’是天上一颗新星掉进鄱阳湖形成的,以往要到每年鄱阳湖枯水期,它才会露出来。”柴油船的发动机笃笃笃地响着,46岁的星子县南康镇大塘村渔民蔡梅凤和她的丈夫驾着船,带着本刊记者在湖区行了一趟,不过几分钟,就靠近了位于湖心处的连绵“草原”。

  往年这个时节,蔡梅凤和丈夫经常开着船带着游客到“落星墩”去游玩,跑一趟船20元,只有走水路才能到这里,那时伫立“落星墩”上,可以近观湖水,欣赏锦鳞竞跃,白鹭翻飞,碧波连天一色。

  而今,游客们只要自己沿着于2009年修建的湖滨大道走下去,就能够步入这个位于鄱阳湖中心的有名景点――这片孤零零地立在“牧场”中间的大石头,已经显露出多年湖水冲刷出来的溶洞。

  按照规定,每年的3月20日至6月20日,是鄱阳湖的春季禁渔期,这个季节有利于鱼类繁殖产卵,政府也会增殖放流,增加渔业资源。

  “今年的水,少得可怜咧!”蔡梅凤指着她所在的不远处,一弯浅滩中蜗着一条细流。

  渔船数只,并排搁浅。在这个闲散的午后,一位渔民甚至将他家的被子和枕头摊晒到了船头――“太阳这么好,总要派上点用场。”

  在13岁就跟着父亲出湖打渔的大塘村渔民张全武的印象中,今年是他渔民生涯中最为困难的一个年头,在他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鄱阳湖曾经发生过一次比较严重的旱情,但是也不能跟今年的干旱相比,更何况这场干旱是这场突如其来的,“那年的春天,鄱阳湖还涨过一次水,后来水退下去了。今年,是春旱连着夏旱。”

  在这位老渔民朴素的认识中,“每年清明到谷雨时节,是鱼儿生籽的黄金季节,所以说这个最好的繁殖季节,现在已经过了。鱼儿要上草滩繁殖的,水要涨到草洲以上,鱼卵才可以发育,你看现在,水位都不够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当下正是这个鄱阳湖鱼儿最好的繁殖季节。而这场没有预期的持续春夏连旱的发生,让鄱阳湖的面积在5月15日缩减为385平方公里,这比历史同期多年均值缩减八成,这也让鄱阳湖区鱼类的产卵场大规模压缩。而在因干旱而裸露的滩涂上,湿地植物取代了本应处于萌发、生长期的水生植物,肆意铺陈。

  “以往鱼儿要到湖泊中心那片草滩上产卵,今年水太少了,鱼儿根本都游不到草滩上去产卵繁殖,这肯定会影响到明年的收成。”蔡梅凤看着眼前这片水域,唠叨:“没有水,就没有鱼。但是你看看这种水,这么浑,就是有虾子和鱼,都会被呛死的!”

  “现在什么都没有。”――这是总结。

  所以,蔡梅凤现在每天都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只能够守在鄱阳湖边的堤坝旁招揽点生意。而现在这个季节,游客寥寥。湖中水域还是停泊了一些工程船,有时候工人们需要上下岸,蔡梅凤开船去接他们,一趟5元,两口子跟上班一样,早晚守在岸边,连中饭都在船上解决,“如果有生意,半夜起来都做,跟水上出租车差不多。要不然,吃饭的钱,都搞不到。”

  蔡梅凤的夫家从祖辈开始就是“靠湖吃湖”,不仅如此,他们所在的南康镇大塘村,濒临鄱阳湖畔,全村一共有200多户、1000多位村民,也是世代以打渔为生。

  现在,她的生活来源成了问题,其一,她家没有耕地,其二,“休渔期的三个月没有补贴”。罕见的干旱年头来临后,她家的拮据程度跟鄱阳湖的水势一样,尴尬得可怜,就是想吃蔬菜,也得去附近的南康镇上买。她的丈夫吃苦耐劳,开起船来是个好把式,因为后天性聋哑,多年来,他们已经有了用手势和眼神交流的默契。两个儿子最终子承父业,做了渔民;唯一的一个女儿,22岁,在南昌一所师范念大二,是大塘村不多的大学生之一,这份骄傲落实到经济上是,需要每年支付女儿的2万多元学费。

  “渔民还不如农民。我们什么都要到县城去买。”蔡梅凤的同乡,40岁的周冬梅感喟。个子不高但身形矫健的周冬梅跑了一天,四处接游客,裤兜里揣上了一张皱巴巴的20块的钞票。

  在往年好的光景,蔡梅凤和周冬梅家的全部收入大约有四五万元左右,纯收入达到2万元,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这种好光景涵盖了去年,“去年九江发了洪水,但是我们渔民,不怕洪水,我们怕的是没水。”周冬梅说。

  也是依靠往年这个时节丰饶浩瀚的鄱阳湖,周冬梅才戴上了丈夫给她添置的两只灿灿的金耳环,而蔡梅凤家也在10年前添置了一艘2万多买的船,她家的第二艘船。

  但是,从1998年就开始过打渔生涯的蔡梅凤始终没有想明白的是,5月的鄱阳湖,本应在汛期,应该处于夏季“洪水一片”的状态,而今年却呈现出冬季“枯水一线”的反常场景。

  不仅她想不明白,连她的同乡,63岁的张印滚和64岁的张全武都没有想通,“今年干得实在不像样,鄱阳湖的鱼儿都死掉了”。两位老人枯坐在一棵柳树下聊天。

  每年的6月到10月份,在张全武的经验中,是“搞鱼的黄金季节”,但是,今年发生了这个变故,“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周冬梅有一子一女,现在都在念中学,这位“嫁船随船”的母亲唯一的希望是,“孩子们以后不要再去打鱼了”。

  在永修县吴城镇,十几条渔船搁浅在赣江边的滩头。71岁的肖书南身形敏捷地爬上了他家的渔船船舱,这个当地渔业大队的老渔民拿些刷子给船底刷石灰粉,动作麻利,船舱的一边,坐着他的儿子,49岁的肖卫荣,在一旁出谋划策。船底有点漏水,父子俩得赶在这个下午修好。

  这条被漆得通体锃亮、尚带木质芬芳的渔船,是肖卫荣在两个月以前买的,里面可以做饭、休息,作为生活用船使用。此外,肖卫荣还买了一条专门用于捕鱼的小渔船,“当时的考虑是用起来比较轻巧”。虽然两艘船都是二手船,但是每艘船还是花了他5000多元。

  在这以前,肖卫荣过了多年跑船的生涯,他从十几岁开始跟着运输船跑,几乎跑遍了中国的大部分水域,直到跑成了“船老大”。跑船的生涯居无定所,他终于决定收手。而今,这个肤色黝黑、讲话嗓门粗犷的汉子只想安安心心在永修县接过父亲干了50多年的营生,扎根到故乡,当个渔民。但是,大旱之年来了。肖卫荣买下了他的船,却一直没能让它见见世面,开出过赣江,“水太窄了,船开不出去,天天搁浅在滩上。不信吧?到现在为止,连一次鄱阳湖都没去过!”

  有空的时候,肖卫荣经常骑上两三分钟自行车,从镇上的家里跑到赣江边,去瞅瞅他家的船:“干着急呗,一点办法也没有。”

  觉得焦心的不止有他,还有他所在的渔业大队的80多户渔民,都对水“望眼欲穿”。

  对于未来,肖卫荣相当清醒。他有他的考虑,或许他可以重新去过那种跑船的生活,寂寥、动荡却不陌生,“今年如果搞不好,就把船卖掉。人要生存啊,没办法”。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描述了鄱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而今,33岁的渔民何桂娥却只能坐在家门口,眼巴巴眺望着不远处的浅水一弯。这个吴城镇徐家村的渔民每天都在祈祷鄱阳湖和赣江的水能涨起来:“今年没水啊,什么都搞不到了。就连虾子都没有了。”

  4个孩子上蹿下跳,已经够何桂娥操心的了。何况现在。如今她基本上不用在船上呆了,每天只是去镇上的菜市场买买菜,在家里做做饭,心里更是发慌。何桂娥家没有耕地,家后面有个小菜园,但蔬菜因为缺水,还没有长出来,所以当她每次溜达到镇上,看到丝瓜变成了5块一斤、空心菜变成4块一斤的时候,总免不了要回家唠叨一阵。

  何桂娥的丈夫,35岁的徐礼文现在每天做的事情是,分别在早上8点多和下午5点多喂两次鱼苗。为了给小家庭找条退路,一个月前,夫妇俩贷款买了几万元的鲈鱼苗在湖里放养,这是最后的指望,却如风中烛火般渺茫。“这个时候,鱼苗还没有虾米大。”何桂娥比划着,“可是今年干旱太厉害了,鱼苗死得蛮多的。而且我们这个鱼苗要长两三年才能拿出去卖,收成肯定是不高了。”况且,就连喂鱼苗的那种小杂鱼饲料,一天得要好几十斤,现在市面上很难买得到这种小杂鱼饲料了,“只能买到一点算一点,都在冰柜里存着”。

  何桂娥常常念叨到夜不能寐的是――水何时会涨?银行的利息,每天又涨了多少?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中国巨变震撼海外华人 身份追寻经历失根寻根重根
下一篇:江苏溧阳“微博开房”透出几多官员道德的沦丧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