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Veton Hélène Bamberger/Cosmos/DragonImage ● 摄影/Hélène Bamberger/Cosmos/DragonImage ● 翻译/郭卫泽
在整夜忙碌为信徒的婚礼准备查帕蒂面饼之后,累得没有力气的女尼们仍是兴高采烈,正顺着山坡向寺庙爬去,一路不知歇息了多少次。
扎斯卡山谷是拉达克最遥远、最偏僻的地区,当地的比丘尼常祈祷来世能生为男儿身,以获得学习佛法的各种方便。在过去,她们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如今这种情况正在逐渐转变。
卑微的庇护之所
清早,在自己小屋的干土房顶上睡醒之后,一位女尼正在穿上衣服,即将开始一天的修行生活。
清晨,在自己小屋的干土房顶上睡了一觉后,格蕾赛凯特穿好衣服,开始在小屋里吃米饭和豆子做的早餐,一位刚到寺庙的11岁小信徒陪伴在她身边,为她端茶递碗。比丘尼们通常是两人共用一间住屋,但这个房间是一个单人小房间,有一间厨房,还有一个用作马桶的坑洞,条件极为简陋。
格蕾赛凯特和其他20多名女尼们一起,生活在扎斯卡河谷卡沙村的楚布齐扎尔寺。“这座寺院虽小,却是我们20多人安身立命的庇护之所。”格蕾赛凯特说。这家寺院由许多供女尼居住的小屋,以及配有殿堂和厨房的公用寺舍组成。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卡沙村只有一条路,通往相邻的拉达克首府列城,一年只有3个月能通行。而在其他时候,这条需要跨越冰封河流的道路会变得十分危险,只能徒步跋涉冰冻的河床,即使在夏天输入物资,也很艰难且代价昂贵。行人要穿过一道道位于海拔4000米之上的山口,还要经由一片片即便是在夏天也危机四伏的冰川。
楚布齐扎尔寺深藏在喜马拉雅山嶙峋不毛的乱石之中,海拔高度为3800米,是为数不多的几座专供女尼修行的庙宇之一。寺庙的大殿内装饰着壁画,由相邻寺院的僧人绘制而成。一些勤奋用功的女尼正在埋头学习经书,对她们来说,学习经典的机会实属难得,因为很多时候,她们都要忙于处理世俗中的各种琐碎事务。
格蕾赛凯特在小屋中享用着米饭和小豆做的早餐,新加入的11岁小信徒陪在她身边。
与处处受人尊敬的比丘僧人不同的是,通常来说,在世人眼里,格蕾赛凯特这些女尼们总是显得非常辛劳:她们为僧人和村民做所有工作,而且还栖身于男性僧人的寺庙,躲在一片专属自己的小天地中。她们几乎很少接触经卷,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由于缺乏收入支持,她们的生存主要靠亲友的慷慨资助。
很多老女尼师还是文盲,不管居家或住寺,都是靠着记忆继续修行。她们大部分人极度贫穷,还有些人被冬天燃烧粪便取暖的火熏瞎了双眼。而很多聪颖的年轻女尼背井离乡,试图寻求受教育的机会。
不过,楚布齐扎尔寺这座尼庵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女尼们决心一直保持不受束缚的独立自主。她们当中不分尊长,也不认可上级或权威:她们可以管理自己的收入,决意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寺院修行的优点显而易见,可以免于家庭生活的牵累,对于负担家庭主要照顾责任的女人更为明显。寺院代表一种安全空间,允许全天候修行。有尼众经常聚集诵经的寺院看起来像是婚姻之外的天堂,许多尼众很感激能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一般的女尼满意于寺院生活,但几年后很多人会感到深入学习的需要。不过在这一点,喜马拉雅山的尼众少有选择。
寺庙的大殿内装饰着壁画,是由相邻寺院的和尚绘制而成。正在上写经课的女尼们在课间的间隙,抓紧时间稍稍放松一下。
好在还有临近楚布齐扎尔寺的一位喇嘛向她们讲授经文。夏天,一位年轻的以色列女游客在这里逗留了两个月,为满怀学习热情的女尼们教授英语。在英语课上,格蕾赛凯特和同伴们听讲得非常专注。这些年轻聪明的女尼渴望学习,但因为印度的尼寺已经人满为患,专门提供给女尼的教育计划又很少。
信奉佛教的女尼们都食素。她们可以在属于自己家族所有的小块土地中耕种,而河流两侧的谷地十分肥沃,她们在10个月的漫漫长冬里不必为食物担心。到了冬季,这里的气温会降到零下30℃,女尼们要靠烧夏天收集的干牦牛粪取暖。此时,牦牛会住进寺庙底层的屋子里。这些牲畜能为女尼提供足够的牛奶和黄油。平时,她们的饮用水需要自己去河谷里肩挑或手提。在这种海拔高度,每一次体力劳动都需要消耗人更多的体力。
尽管如此,格蕾赛凯特认为,女尼们过的日子比任何一位农村妇女都要快乐。本地的农妇通常年纪很小就结婚嫁人,同丈夫和他的兄弟们一起过婚姻生活,因为在这里一妻多夫制还相当普遍。她们必须跟全家人生活在一座房子里,一同居住的人还有丈夫的双亲、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孩子。而女尼们则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屋,可以一个人生活起居。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