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担两头挑
同为大一新生的刘可、张昆和杨青(均为化名)都去听了3月20日的那场讲座。和法科生的角度不同,他们的参与不少出自一些朴素的情感、判断。
那天晚上,谢百三邀请了投资专家陈刚与同学们交流投资理财经验,能容纳216人的3309教室座无虚席。
张昆记得,陈刚讲完离去,谢百三上台表示,“接下来我说件事,可能会涉及签名,你们想听的可以留下,不想听的可以先走,完全自愿”。只有少部分人离开。
教室里虽有百来号人,却没什么议论声。谢拿出请求信朗读了一遍,又说了些自己的看法,旋即邀请林森浩二审辩护律师团队的一位律师上台。
该律师比较早介入为林森浩代理,但在学生们面前,他并没有去谈专业案情,而是以“我所了解的林森浩”为题,花10分钟介绍了生活中的林。讲述中,他一度哽咽,流了眼泪。请求信随后在整个教室传阅,信的正文后边,留出了给各位同学签字的空间。
对于投毒案,张昆并不陌生,“我一直愿意相信,人心是向善的,而且一审判他死刑,当时给我感觉有点像网上舆论绑架了司法,所以我希望能给他一个机会,这是我当时的第一反应。”
请求信传到手里时,张昆没怎么犹豫,就和身旁的同学一起在空白处签上了名字。尽管事后回想,张昆觉得仅由林森浩的律师一方发言并不公允,却不后悔签字,自信作为成年人,完全有独立思考、决定的能力。
和张昆不同,在那场讲座之前,刘可支持判处林森浩死刑,她的想法因谢百三提到的一个细节发生了改变。
“他讲,很多罪大恶极的人都没有判死刑立即执行,这一点打动了我。”刘可在母亲注视下签了字,“那时候完全没想到这事会公开化。”
对于讲座后的这幕插曲,杨青并不惊讶。早在3月中上旬,谢百三就在她选修的一门课上提到了复旦投毒案。
谢当时并未提到联名信,只是介绍,林家庭贫困,打算找企业家募款,帮林父找个好点的律师,并给黄家一点经济补偿;他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留下商量,杨青由此了解到了谢百三的另一番努力。
大约在3月中下旬,杨青随同谢百三以及他的3位助理一同来到了上海城西一位企业家的办公室。大部分时间里,双方谈的都是企业的发展,只是到了最后,谢百三把对方拉出去,讲述投毒案的进展,希望这位企业家能捐助50万。
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谢百三透露,他希望这笔钱能照顾黄洋父母生活。并建一所以黄洋名字命名的希望小学,二老可以常去看看孩子,在学校建个校史馆,也能警醒后来人。
“我们是一根扁担两头挑,一头是帮黄洋,一头是救林森浩,这两头没有矛盾,杀掉林森浩并帮不了黄家。”谢百三说。
据谢百三透露,他反复接触了多位企业家后,其中几位初步同意捐资60万,但明确表示,希望不要判死立决,案件能成为中国逐步废除死刑过程中的样本。
3月底,谢百三与3位参与的同学一起向上海市高院递交了信件,不久后又按照法院要求,提交了补充声明和21位签名者的证件信息。他原本共同签名,后考虑到自己既非法学院教授又非医学院教授,有些不伦不类和唐突,也不想引起过多误会,最后将签名撤下。
多数签名者此时并未想到文书会公之于众。
谁有资格奢谈原谅?
最终被意外公开的信件,毫不意外将签名者推至风口浪尖。
微博上,指责177位学生漠视法律者有之,为复旦大呼“悲哀”者有之,知名网友马伯庸的一句“除了被害人父母,没有人有资格奢谈对凶手的原谅”被转发了八千余次。
有媒体发表评论,劝告学生们“别滥用感情为复旦投毒案凶手求情”,称“情理不可以高于法理,感情不可以绑架司法”。这样的声音不止在一家媒体上出现,压过了少数媒体“写请求信并非干预司法”的声音。
这样的状况并不陌生,近如药家鑫案审理时,呼吁从个案开始废除死刑的意见就遭遇了猛烈阻击。尽管死刑废除运动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但在中国,这种观念的推行并不顺利。“杀人偿命”的传统伦理深入人心,这仍是个难以达成共识的话题。
即使在教育水平相对齐整的复旦校内,批评声同样不绝于耳。一位2011级学生在他参与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章,题为《痛心那位复旦教授和177名复旦学生》,感叹不到1%的师生可能令外界误解了整个复旦。
另一个校内社团“复旦青年法学会”在人人网主页发表时评称,专业学生在这封混杂着复杂同情心和悲悯心、缺乏法理逻辑性的联名信上签名,值得反思。
复旦BBS日月光华上,每个有关请求信的主题下都有长龙般的回帖,充斥校外的谩骂在此处并不少见,也有不少人批评信件水平达不到复旦学生应有的水平——尽管对案情、法理的探究也夹杂其中。
这种铺天盖地的批评对177名学生无疑构成了巨大的压力。看到含有自己签名的图片在网上大面积流传时,刘可(化名)“吓坏了”,担心会遭到围攻,好在图片仅仅显示姓氏,在后两个字上打了马赛克。
“我没怎么跟人讲这事,怕别人觉得我三观不正。”刘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在微博上吐槽,“看到诸门户上一边倒的评论,我只能说,可怕的舆论又来杀人了……”
林聿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说实话,相比网络舆论,我更重视的是身边同学和校友们的意见,舆论(鱼龙)混杂,不可能一一回应。”
网络骂声最响亮的时候,他在知乎上匿名发帖,还原签名过程;不久后,为了“佐证有些看客喜欢的真实性”,取消匿名,以笔名“林聿”示人。
林聿显然不认同网上的谩骂。在还原、澄清后,他这样写道:“如果连‘民意裹挟司法’、‘废除死刑论’、‘公民个人言论自由’都不甚知晓,欢迎来读法学院。当然,对于今后的思想孤独你要有所准备。”
林聿最终在知乎上删去了这段长帖,理由是“带情绪”,代之以一篇校媒对此事的报道。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