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8日,“复旦投毒案”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林森浩的父亲面壁哭泣。 (CFP/图)
2014年2月18日,“复旦投毒案”被告林森浩在一审庭审现场。 (新华社/图)
求情者给上海高院的声明书。 (网络图片)
复旦投毒案这一年。 (何籽/图)
继药家鑫案、李昌奎案之后,复旦投毒案再次引发国人在死刑问题上的激辩。这究竟是一场基于司法公义的陈情呐喊,还是一场寻求个案突破希望的策略设计?
在面对又一个“穷凶极恶者”时,从普通民众到专业人士,不仅关注个案的公平公正,也开始从国家法治进步的角度,有了更深远和理性的思考。
案卷中夹着要求判林森浩死刑的文书,上有学生签名、手印,与“免杀”联名信的形式相差无几。“我们要让法院知道另一种慎杀舆论的存在。”签名者林聿说。
177个签名学生被反对者推至舆论风口,并在指责和谩骂下走向孤立。就连部分签名者也感到困惑,“我们的行为到底符不符合伦理标准。”
相对中立的观察者的问题是:复旦投毒案是推动死刑废除的合适渠道吗?成本会不会相对较高?
2014年2月18日,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一审宣判,林森浩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普遍的公众情绪里,这个结果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熟悉案情的人们如此愤怒,就连他在法庭上的数次沉默也被视作不可饶恕,“杀死他”的声音充满了互联网。然而,至少有1名复旦教授和177名复旦学生不这么认为。
3月31日,在一位教授的推动下,学生们写下联名信交给负责二审的上海市高院,在谴责林森浩罪行的同时,请求不要判其死刑,称他本性善良,应令他洗心革面,有朝一日照顾死者黄洋的父母。
这一声突然的“刀下留人”立即被视作对公意的挑战,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指责联名者“是非不分”、“慷他人之慨”,甚至连联名者近在咫尺的亲友也难以理解他们的行为。
联名者意图施与善意的对象——死者黄洋的父母更丝毫不能理解学生们的想法。“让林森浩来照顾我们?”黄父黄国强说,“我们怎么可能在身边养一条毒蛇?”
一度隐身事后的推动者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终于在5月12日现身,他在微博上发表声明,承认自己正是参与的那位教授。在当天面对南方周末记者时,谢强调此举背后的真正目的,“他们(指网络上的批评者)关心的是杀不杀林森浩,我们则希望通过个案逐步推动死刑的废除。”
这几乎是反对者能够预料的说辞,依然有人愿意相信,这封联名信更像是一场基于诉讼策略的精心设计。是公义也好,是策略也罢,无论个案量刑,还是法治理念,眼前的这场争论都分歧重重,难成共识。
现在,177位求情者在被贴上“幼稚病”的标签同时,还在“正邪不分”和“罪恶帮凶”的指责下走向孤立。他们究竟为了什么?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