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万象

探访“女真”后裔赫哲族 捕鱼为生鱼皮制衣(组图)

www.sinoca.com 2013-09-25  DEEP中国科学探险


  鱼皮做成衣服需要经过剥皮、去鳞、晾干、轧熟、裁剪缝制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虽然如今赫哲人已不穿鱼皮衣了,但很多博物馆和收藏者还是会来订购。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兴起,尤文凤(右一)和村里的姐妹也常会穿上鱼皮衣为游客演唱“嫁令阔”(民间小调),展示赫哲族的文化。

  “打上来的鱼死了后就得立即剥皮,然后将鱼皮晾干,再用有锯齿的木铡刀翻转着压轧,让它变得像布一样柔软服帖,最后才能开始缝制”,尤文凤说看到那一片片又皱又硬的鱼皮变得洁白如云,柔软似锦,心里就说不出地欣喜。

  “做一套鱼皮衣服,可不容易。”尤文凤介绍说,鱼皮做成衣服需要经过剥皮、去鳞、晾干、轧熟、裁剪缝制等多道工序,花费近两个月才能完成。而能做衣服的鱼皮必须是体形较大的胖头鱼、大马哈鱼等才行。“一套鱼皮衣服,得用掉50多条十二三斤重的大马哈鱼。鱼皮必须是野生的大马哈鱼,因为人工养殖的没有经过回游的磨练大马哈鱼的鱼皮弹性要差很多”。

  “这门手艺可是俺们家祖传下来的,我奶奶传给我妈,我妈传给我,我又传给了我的3个儿媳妇和12岁的小孙女。”尤文凤的母亲叫尤翠玉,是名闻三江的鱼皮服饰高手,尤文凤从15岁就跟随母亲做鱼皮衣。母亲去世后,她继承了这门手艺,成为第六代传人;外甥女尤美忠也成为鱼皮服饰的传人。

  赫哲族鱼皮服饰有上千年历史,虽然现在已经没人穿了,但如今鱼皮服饰却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青睐。2009年,一位日本北海道渔民的后裔用5000元买走了尤文风的一套鱼皮服饰。令那位日本人惊喜的是:做梦也没想到在黑龙江边的赫哲族渔村,找到了祖先在北海道捕鱼时也曾穿过的鱼皮服??

  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也慕名派人找她定货,向世界观众讲述着这一古老的部落文明。这些年,尤文凤和外甥尤忠美制作的鱼皮服饰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美国亚洲民族文化研究院、韩国国家博物馆、日本北海道博物馆、匈牙利博物馆珍藏。“这说明鱼皮衣是有价值的,手艺不能丢了。”

  尤文凤制作鱼皮衣,完全承袭赫哲族古老技艺,2006年,她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衣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她说这是件“做梦也没想到的事”。 2010年,尤文凤制作的鱼皮服饰在上海世博会展厅大放异彩;2012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的博览会上,尤文凤制作的一套鱼皮服饰也成为一大亮点;她带去的80多件精美的鱼皮挂饰也备受青睐,被抢购一空。

  如今的街津口的旅游业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游客了解了赫哲族特有的鱼皮工艺,争相购买鱼皮制品。古老手艺能“创富”,越来越多的赫哲人开始学着重操旧业。尤文凤掐指算了算:“最难做的鱼皮衣,眼下也有七八个人会做了。鱼皮衣‘复活’,说明了赫哲族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鱼皮画——古老技艺重焕活力商机

  鱼皮画有一种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鱼鳞花纹,凹凸不平又浑然天成;画面色彩斑澜,风格古朴粗犷,意境深沉幽远,非常具有立体感和动感,是任何其他材料不可取代的,是艺术收藏的珍品。

  制作鱼皮画首先得备料,先扒下鱼皮用木刀反复刮使鱼皮柔软,再用玉米面给鱼皮去腥,等鱼皮风干后就可以作画。

  告别了尤文凤夫妇,我们跟着孙玉深去拜访村里另一项鱼皮技艺的文化传承人——制作鱼骨画和鱼皮画的孙玉林。路上,孙玉深说赫哲族传统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花草、龙凤等图案;在餐具、桦皮制品上雕刻各种云纹、花朵、鸟兽等图案,形象生动,造型美观别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同江街津口赫哲民间艺术家孙有才、尤永贵等人在总结前人鱼皮花纹的基础上,创制出简单的鱼骨、鱼皮贴画,“这是在绘画材料上的新突破,现在的鱼骨画,鱼皮画都是在两位大师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

  当我们走进孙玉林的家里,他正在埋头制画,老伴忙着招呼我们。工作台和火炕上摆满了干鱼皮和各种图案的纸张。后来他说,当我们进屋时他正用镊子将一根根极细的鱼刺粘到画上,这个动作是不能停顿的,所以他“旁若无人”。

  而正是这个必须“旁若无人”的动作,竟然是制作鱼骨画的关键所在。孙玉林说,因为鱼骨画所表现和刻画的大都是赫哲人生活和捕鱼的场景,画中的主角除了人便是鱼,而要将这两个主角刻画得栩栩如生,便是将一根正常的鱼骨切分成十分之一细,然后再将几十根这样比头发丝还细还软的鱼刺粘合在一起拼绘出人物和鱼的画面,有了如此精细的工艺,绘制的作品才极其生动和丰富。

  今年55岁的孙玉林早年跟随鱼骨工艺大师孙有才学艺,如今已成为赫哲族鱼骨工艺的传承人。聊起鱼皮画的创作,他讲起画家尤永贵对自己的影响:老渔民尤永贵喜欢在桦树皮上画画,文化部门鼓励他将赫哲族生活的场景以绘画的形式留存下来,于是他就开始研习水彩画,绘制了很多反应赫哲族渔猎生活的画作。尤永贵去世后,留下的画作大部分被一位外籍人买走,记录赫哲族渔猎生活的一种载体消失了。于是,孙玉林萌发了运用鱼骨、鱼皮作画,来表现赫哲族传统的渔猎生活,使鱼皮画像尤永贵的水彩画一样,名扬四海。

  学艺的道路是艰辛的,原本孙玉林打上来的鱼卖掉后有可观的收入,但自从学习制作鱼骨和鱼皮画后一条鱼都舍不得卖。制作一幅12寸左右的鱼骨画,需要两条至少10斤重的大马哈的鱼骨,还要拆骨洗净晒干方能用。开始两年打鱼没有收入,画也无人知晓,一家人生活贫困。但即使如此,孙玉林也舍不得卖一条鱼。有一次他捕到了两条大马哈,鱼贩闻讯后赶来出高价收购,但他依旧不卖。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出卖朋友大赛”走红 晒朋友不堪“艳照”(组图)
下一篇:实拍西江边的疍家人 打鱼生活真是逍遥惬意(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