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万象

探访“女真”后裔赫哲族 捕鱼为生鱼皮制衣(组图)

www.sinoca.com 2013-09-25  DEEP中国科学探险


  ● 撰文/袁志柱 刘勋 ● 摄影/袁志柱 周小齐 ● 供图/中国民族博物馆

  赫哲人信奉萨满教有千百年的传承历史,40岁的尤雪松年轻时学习萨满舞,在四排乡赫哲族民族节日庆典和祭祀活动中成为不能或缺的主角。

  探寻渐逝的印记之旅

  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

  生活在东北三江流域的赫哲人曾以渔猎为生,被人称为“鱼皮部落”

  这个人数仅四千多人的民族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拥有多项文化遗产:

  精巧的鱼皮衣、天然的鱼皮画,神秘的萨满舞,英雄史诗《伊玛堪》??

  2013年8月,我们和进口大众汽车途锐一起去探寻这些灿烂的文化瑰宝。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下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半个多世纪前,著名歌唱家郭颂的一首《乌苏里船歌》唱响了大江南北,这首运用了赫哲族民歌“赫尼那”调的歌曲,除生动讴歌了赫哲族居住的乌苏里江和大顶子山的美丽风景外,更是将赫哲人独特的渔猎生活揭示给了世人。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赫哲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与满族一样同为“女真”后裔,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曾长期以渔猎为生,捕鱼、食鱼、用鱼皮盖房、造舟、制衣,历史悠久,素以“鱼皮部”闻名于世。鱼皮制品以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传统的鱼皮技艺包括一整套复杂的加工过程,分为剥皮、干燥、熟软、拼剪缝合、艺术修饰等步骤。

  鱼皮画由鱼皮服饰发展而来,衍变出雕镂、拼贴、缝制等艺术形式。赫哲族“鱼皮艺术”形成的“鱼皮文化”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具有历史、民族、宗教、民俗 、艺术等价值,是东北少数民族造型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博物馆收藏和人类文化学研究的“活标本”。2006年,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鱼皮女裙

  裙长61厘米,腰围84厘米,下摆宽74厘米

  赫哲族鱼皮衣制作过程精细,首先要将鱼皮剥下晾干,去掉鱼鳞,然后用专用工具捶打,用手反复揉搓,使其变得柔软似布。鱼皮熟好后,先按花纹拼接,用线连成大张,再按式样和尺寸剪裁、缝制成各式衣裤,线亦用鱼皮或兽筋制作。

  鱼皮挎包

  长21厘米,宽15厘米,提带长33厘米

  社会的发展,赫哲族服饰的材料和式样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鱼皮已不再作为服饰面料使用。为了保护将要失传的鱼皮制做工艺,很多艺人开始制作挎包、钱包、名片夹等鱼皮工艺品。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出卖朋友大赛”走红 晒朋友不堪“艳照”(组图)
下一篇:实拍西江边的疍家人 打鱼生活真是逍遥惬意(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