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就是为了改变命运”
接触研究生群体可以感受到,他们求职的自我定位普遍比本科生高,并且认为通过激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经过三年的学习锻炼,自身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人生阅历等都得到了提高,因而对工作地域、性质、薪酬等怀有比本科生更高的“期望值”,求职意向表现出“三大”、“三高”、“三不”的鲜明特点。
三 “大”心态,即就业首选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多数研究生希望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记者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看到,贵州师范学院的招聘宣讲会上,学生反映非常平淡,仅有4人递交简历,许多学生表示不愿去西部。法学研究生常志飞说,自己曾在欠发达地区做过行政工作,工作不忙,但工资不高,也无法实现自身价值。而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机遇多、空间大,“读研就是为了改变命运,我再也不想回去过那种‘空虚’的生活”。
不少西部高校的研究生也想跳入一线城市。贵州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刘倩说,她和很多同学都在努力找东部的工作。大机关和大企业也是研究生的首选,中山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何振东告诉记者,自己投简历的公司量少质高,都是知名大企业,如时代地产、南航、保利地产等。
三 “高”心态,指的是求职过程中追求高稳定、高地位、高收入。受父母期望、社会导向等影响,多数研究生更希望找到“铁饭碗”,进入公务员系统、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就业。今年暨南大学法学院两名研二学生以本科学历考取了省内公务员,最后为此办理了退学手续,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们的就业心态。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张清芳说,她的求职目标就是稳定有编制,“编制让人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能知道自己的未来”。贵州大学计信学院通信与信息专业研究生李治国则认为,体制内的工作社会地位高,“有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感觉”。
三“不”心态,即就业不去基层、不去民企、不去创业。记者接触的多数研究生都不愿到基层就业,他们认为到基层可能会失去优越环境、高薪待遇、发展前景等,机会成本很大。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生程苍岭2012年考取了贵阳市村官,但她表示这实属无奈,若考取本校辅导员,她将放弃村官岗位。“村官两年到期后还得面临抉择。父母也觉得本科毕业就可以当村官,何必要考研,这不让人笑话吗?”
研究生普遍不愿创业、不敢创业。贵州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李庆东在校时曾尝试创业,但他说这条路举步维艰,需要竞争力强的创业项目、有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及极强的毅力。创业失败后,他被迫加入“求职大军”,表示今后不会再轻易尝试创业。而民企压力大、不稳定,则成为众多研究生的“垫底”选择。
“好像被硕士标签捧杀”
在记者的采访中,许多研究生的求职期望并非不愿降低,但来自媒体、父母、朋友的异样眼光好似芒刺在背,“推”着他们不得不挺入“更好的行业”、“更高的收入”、“更体面的岗位”,感觉被硕士标签捧杀了,不知该何去何从。
钟情于档案工作的林蔚,父母在江西南丰养殖甲鱼,家庭年收入有几十万元。尽管父母没有给压力,但小县城出个研究生不容易,乡里乡亲非常关注她的工作情况。每次林蔚回答说在代课或者做助理、每个月两三千元时,得到的回应总是:“研究生毕业怎么给人打工啊?工资这么低啊?早知道不读研究生,直接跟你爸妈做生意才好呢!”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李岩家境贫寒,父亲是工厂里的普通职工,母亲无业在家,上大学靠的是多方筹措和助学贷款,研究生学费也是靠自己兼职一分一分攒起来的。“我找工作时心理负担很重,总觉得必须找一个研究生该有的待遇。”李岩前后投了60多份简历,一个都没有成功。长时间求职无果,她有时候想“干脆回家算了”,但“一想到是家人的希望,自己只好又扛下来”。
一位研究生对记者说:“虽然高学历不一定意味着好工作,但高学历找不到好工作就会被认为是失败者。硕士学位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要是没有这个标签,很多工作我愿意去干,可现在实在不敢找一份与社会期望值出入太大的工作。”
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求职中表现出与本科生一样的盲目,带着“饥不择食”、“随大流”、“广撒网、多捞鱼”等心态求职,缺乏明晰的自我定位、方向目标和求职规划。
“我们只知道自己不想干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暨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郑勇这样总结一些研究生的就业规划。李岩也是这样,她开始找工作的时间比同学都要早,但没有明确目标,投过简历的单位既有科技公司,也有翻译公司、留学培训机构,还有初高中学校、大中专院校。“找工作太盲目了,每天跑得那么辛苦,都是做无用功。”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黄功城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时,看到同学们都去参加学校的招聘会,他也跟风跑招聘会、投简历,又担心会影响公务员考试复习。“求职时,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样莽撞。”
“为什么路越走越难”
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种种挫折之后,一些未稳定就业研究生向记者抱怨,为什么书越读越多,路却越走越难?一些人埋怨,隐性歧视太多。
受访的未稳定就业女研究生,均表示遭遇过性别歧视。林蔚曾经“几乎”被广州的一所高校录取为档案馆职工,她顺利通过一次笔试和三次面试,还得到该馆馆长的赞许和校领导的肯定。“最终面试的三个人中,只让我去了档案馆实习。馆长告诉我没问题,最后只要走一下人事程序,让我回去等通知。结果馆长三四天后打电话给我,还是想要个男生,觉得我不合适这个岗位。”林蔚感到十分愤怒,也十分委屈。
这些未稳定就业的研究生的心态十分矛盾:想降低期望但不甘心降低期望,需要人关心又怕人关心,感觉不公但又无可奈何。□(文中受访研究生均为化名)
洋硕士怎样提高“含金量”
拿到录取通知书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近年来,大学毕业后走出国门求学的研究生越来越多。为了与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方式进行对比,《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一些在美国、德国、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在他们看来,外国研究生入学的灵活性和授课的多样性,是激发他们研究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关键,而考核严格带来的毕业压力则是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一些国外高校还积极吸引业内成功人士授课,并由专业人士提供就业指导,对其明确从业目标、提高求职能力也有一定帮助。
“更像是一场辩论赛”
张宇骐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先后向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大学等十余所大学申请攻读金融学硕士学位,最终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录取。申请材料包括:个人陈述、三封推荐信、个人简历、学士学位证书、本科成绩单、GRE和托福成绩以及一篇文章陈述自己申请的优劣势和研究规划。她告诉记者,本科成绩单和GRE、托福成绩一般只做参考,美国大学更看重的是专业背景、个人经历和研究规划。
“申请过程就像找对象。每次申请失败,我都会调整自己,重新审视一下自我定位。”张宇骐说,“就是在这一次次的申请过程中,我的一些想法慢慢成熟起来,自己的研究兴趣也越来越明晰。”
为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国外高校采取了一些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主动表达观点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英国拉夫堡大学计算机编程专业研究生陈晓薇的班上只有10个人,上课很灵活,学院会买来小饼干、咖啡等,大家边吃边讨论。“和国内‘教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的‘明确分工’不同,我们更像是一场辩论赛。学生先讲自己的作品进度、设计情况,其他同学会想方设法挑你的毛病,大家一直都在争吵,很有趣,思想就在不断碰撞中摩擦出火花来。”
本科毕业于沈阳鲁迅学院建筑设计专业的李冉,通过申请获得了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她告诉记者,大学四年她基本上都是在电脑上进行设计,所以很擅长设计图纸。“到德国后才发现教授根本不看重这个。他们看重的是手工模型,而且要求每次作业至少做3个。院里面有各种模型制作的工作室,像纸壳工作室、木头工作室、金属工作室等,用什么材质做都可以,还可以进行喷漆等艺术加工,精细一些的模型要做一个月。”李冉说,“动手做模型比电脑画图纸更难,不过也更有趣。”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