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万象

媒体追问研究生教育:边偷菜边看电视剧也能毕业

www.sinoca.com 2013-02-09  燕赵都市网



  “能毕业才算本事”

  “拿到录取通知书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能不能顺利毕业都还不知道呢。能入学不算本事,能毕业才算本事。”李冉告诉记者。

  李冉说,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课程考核大多以做演讲或写论文为主,可以不去听课,只要考核能通过。但是考核十分严格,经常翘课的学生通常很难通过。李冉第一学期选修了哲学课,期末要求以哲学史为题目做一篇演讲,半小时左右,因为刚开始对德语不熟悉,课程知识点把握得不太好,教授给了个“不合格”,只好第二个学期又重头学习。

  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后,身边发生的一些“挂科”案例经常让张宇骐胆战心惊。“有一次‘投资风险管理’的教授布置了一篇课程论文要求分析一个案例,几个人一组合作。一个女同学带的小组从网上买了些材料,改头换面后交上去被发现了。”张宇骐说,“教授震怒了,立刻通知学校的荣誉委员会,把这组同学一个个叫过去询问,结果都被取消了课程成绩。”

  陈晓薇说:“学习氛围的形成,关键在于考试很严格。在英国如果作弊,会计入诚信档案,直接就是不及格,连补考的机会都没有。写论文,如果直接引用别人的一句话却不标注出来,一旦被发现也会算作弊处理,相当于论文白写,哪怕100句话里,99句都是自己的。”

  美国的高校一般实行研究生淘汰制,入学率高,淘汰率也高,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因为挂科、抄袭或不能通过论文答辩而拿不到学位。张宇骐说,每年取得学位的只占到毕业人数的2/3,哈佛、耶鲁、约翰・霍普金斯这样的名校淘汰率更高。“在我们专业,每年都会有一些人不能毕业,要么延期,要么放弃。”张宇骐说,“所以我们只好每天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懈怠。目的就是一个――顺利拿到硕士学位。”

  “行家带着看门道”

  接受记者采访的这几名留学生说,他们所在高校的授课老师的构成比较多样化,与行业、实践结合比较紧密;而小班教学,也让学生能够有充分的展现空间,甚至有些课堂上,学生说得比老师还多。

  “像我们金融学专业,有近一半的课程是来自财政部、美联储、证监会的官员以及一些500强企业的高管给我们上的”,张宇骐说,“与一些潜心做研究的教授不一样,这些‘资深业内人士’经常会把一些案例讲得特别生动,跟听故事一样,有的甚至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不但能够带着我们看看行业里头的门道,还能告诉我们,如果毕业后要想进入这一行,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

  李冉向记者介绍,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设置了专门的讨论课,邀请知名建筑师、企业家、艺术家等来到课堂和大家讨论各种问题,一个学期有六七次,都是根据嘉宾的时间临时安排的。有一堂课让李冉印象很深刻。

  “当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是德国的一家建筑事务所的老板,让我们为德国的斯图加特市设计城市博物馆,她亲自开车带我们去这座城市实地考察,还参观了该市里的其他博物馆。当时斯图加特真的是要建城市博物馆,对外进行招标,而这名老师的建筑事务所也参与了竞标。”

  为帮助研究生提高求职能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置了“职业服务中心”,员工都是在一些行业里面干了很多年的人士,可以帮助学生改简历,进行一些模拟面试。 “这些都免费,提前预约即可。我上次去时,‘面试官’是一名有5年证券从业经历的女士,她点出了我面试时有哪些好的地方值得发扬,有哪些不好的地方需要改进,特别是教我如何突出自己能够为应聘公司创造的价值。找工作的时候都派上用场了。行家给的指点就是不一样。”张宇骐说。□(文中受访研究生均为化名)

  名师们的人才“推销经”

  “教育是个‘农业行为’,不是‘工业行为’,不是一个模子造好后就能生产出一批产品,必须对每个学生进行不同的关照”

  在一些研究生体会越来越大的求职压力的同时,另一些研究生却心中不慌、就业不难。导师在其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这些导师在学生入学、培养、毕业等各环节,都给予了多方位的指导和帮助。近日,《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了一些高校名师,他们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畅谈了自己的研究生“培养经”和高端人才的“推销经”。

  劝退不合格研究生

  采访中多位导师认为,尽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仍要严把入口关。他们通过试前沟通、面试等渠道,考察学生是否具有与导师合作的基础,避免录取不适合读研、“高分低能”等不易就业的考生。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邱雅芬告诉记者,研究生入学考试过程中,她会根据当前业内的就业要求,考察学生是否具有相关素质和潜力。例如口语不好的日语专业学生就业将十分困难,她会建议这类学生不要耽误时间,放弃读研,另谋出路。邱雅芬说:“有的导师认为劝学生放弃考研很残忍,但我觉得不合格的学生招进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那更残忍。”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丘志力也会在考前与报考自己的学生充分沟通,通过电话、电邮等方式,告诉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偏好。比如宝石学不是象牙塔内的研究,必须学以致用;培养目标不是珠宝鉴定师,不是为了谋生,希望学生能站在产业最前沿,成为行业精英,带领行业前进。他还着意招收一些有创造力、有思想力、有事业导向而非职业导向的学生。

  丘志力认为,学生和导师是学术共同体,乃至人生共同体。导师不是招学生,而是寻找未来的合作者;学生也不是找说教者,而是寻找指引自己打开未来大门的引路人。导师与研究生应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双方判断能否成为合作者、学术共同体,这是十分重要的前提。

  围绕就业因材施教

  受访导师表示,当前研究生培养体制下,绝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都要走向工作岗位,在学术上继续发展的仍是少数。因此,导师们在校期间均围绕就业,根据学科特点、市场需求、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等,对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 注重专业学习指导,提高研究生质量。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民族学导师杨昌儒的学生每年都能全部就业,他认为专业能力强的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自然竞争力较强。因此他对学生专业学习要求严格,每学期开一份书单,每周末召开读书会,检查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讨论社会热点,每学期指导学生做一次专题调研,写作调研报告。

  东北大学数学系教授张祥德从学生被录取开始,就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暑期阅读和学习;入学后,他从网上下载或自掏腰包购买最新的英文原版书籍提供给学生,每年为此花费数千元。

  ――紧跟市场需求,教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丘志力的研究生遍布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顶级珠宝玉石拍卖行等用人单位,他的“法宝”在于将课本知识与产业前沿及瓶颈充分融合,让学生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行业视角。

  得益于大量的社会兼职,丘志力十分了解产业发展动向,如目前珠宝产业中很多老板关注的产品同质化倾向明显问题,他会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研究,探讨如何解决产业实际问题。张祥德在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基础上,为研究生拓展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信息安全等相关前沿技术,使学生拥有较强的综合优势,每年都能在毕业前实现 100%就业。

  ――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充实就业资本。邱雅芬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高职代课、做兼职老师等,因为有授课经验的学生求职优势十分明显。邱雅芬还经常与学生们谈论日本用人单位的特点和日本人的性格特征,为学生创造与日本人面对面交流、实打实合作的机会,并邀请一些人力资源公司的专家向学生讲授日本用人单位的简历技巧和面试礼仪。

  ―― 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多位导师表示,一个好导师必须根据学生个人素质、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尽早规划未来走向。丘志力会在不同阶段和学生进行不同的交流,逐步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并对学生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如果是科研和教学,就让他站在科研前沿;如果是就业和应用,就让他站在产业前沿。

  “例如一名学生对文物感兴趣,我就引导他参与了许多文物研究,指导他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结果故宫博物院对他的研究课题很感兴趣,就录用了他。”杨昌儒认为,教育是个“农业行为”,不是“工业行为”,不是一个模子造好后就能生产出一批产品,必须对每个学生进行不同的关照。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南京15岁少年在家被烧死 警方认定为刑事案件(图)
下一篇:姐妹2人捡30万元风雪中等1个小时 失主已找到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