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黄亦承认,上述证据都不能证明延安所认定的几大关键问题,即“关于当天究系美军、国军或共军先行开火,国军参加战斗情形等等”,“三方各异其说”,未能找出有力证据,“尚有待进一步之证明”。
鉴于目前情况,“现我已准备材料,万一谈判破裂,即可随时向联合国提出控诉”。《黄逸峰致周恩来函》,1946年8月26日,《关于安平事件一般备忘录》,影印件,第143―146页。
所谓向联合国控诉,是中共中央计划当此一事件调查闹到不可开交时,打算采取的最后一手外交策略。
8月10日,毛泽东就曾以中共中央名义专电给周恩来、叶剑英,指示称:“安平调查,国、美合作造假证据,说成一切为中共有计划袭击美军是必然的。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应准备宣布国、美进攻,我方被迫自卫之一切证据,并准备向国际申诉。
此案对美方不利之处是暴露国、美站在一边,美方之假中立已难保持。”《中央关于安平事件后准备宣布国、美攻我证据致周、叶电》,1946年8月10日。
从毛电可以看得很清楚,毛发电时是坚信中共代表掌握着“国、美进攻,我方被迫自卫之一切证据”的,因而不怕闹到联合国去。
事实上,不仅中共中央,就连叶剑英等也始终相信冀东军区的报告。周恩来虽有怀疑,但因冀东军区始终坚持前说不改,如詹才芳、毕占云、李楚离等8月6日、7日即两度回电坚持前说。《詹李毕关于安平事件真相致中央军委电》,1946年8月6日、7日。,故他也只能再三要求叶等想方设法取得证据。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贯彻中央指示,即使无法找到美军和国民党军主动进攻的有力证据,黄逸峰也还是要准备“控诉材料”。
但他不清楚的是,就在毛泽东发出上述指示的当天,中共中央就发现:“国、美进攻”的宣传不真实!
原来,7月29日发生的安平事件,确如马歇尔所判断的,正是“延安广播影响到了下面,影响到下面的军官们对美国的态度”《马歇尔与周恩来会谈纪录》,1946年8月1日。
自东北四平、长春争夺战失利,蒋介石态度日趋强硬之后,中共中央对美国听任蒋介石在东北为所欲为即变得极为反感。
6月14日,美国国务院向国会提交对华军事援助法案进行审议,更激起毛泽东极大不满。
6月22日,他破天荒地亲自发表声明,怒斥美国自抗战以来就一直在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各种军事援助的办法,帮助国民党进攻和封锁共产党,如今更以驻军和枪炮来支持国民党发动大规模内战。
自此,中共中央从马歇尔来华后尽可能保持对美友好的态度,一变而走向了极端敌视美国政府的态度。
毛泽东公开宣布:“坚决反对美国政府继续以出售、交换、租借、赠送或让渡等方式将军火交给中国的国民党独裁政府,坚决反对美国派遣军事使团来华,并坚决要求美国立即停止与收回对华的一切所谓军事援助,和立即撤回在华的美国军队。”《毛泽东主席关于反对美国军事援蒋法案的声明》,1946年6月22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208―209页。
两天后,中共中央作出明确决定,要求各中央局并各地党组织,立即展开群众性的反美斗争,务必使群众认清美国对华军事干涉的实质,和蒋介石政府之美国殖民地的性质,动员群众团体和民主党派,分电美国政府、国会、群众团体、社会名流,要求纠正美国政府的对华反动政策,撤回驻华美军,否决军事援华法案。
当然,采用这种方法,说明毛等这时对影响美国改变政策仍抱有些许期望。故其指示中仍特别强调:“不要反对整个美国与整个美国政府,亦不要反对杜鲁门、马歇尔与美国调处中国内战,对美方公正人士与普通人员仍应争取其同情。”《中共中央关于动员各群众团体要求美国改变对华政策的指示》,1946年6月24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卷,第216―217页。
问题是,和中共历来大规模政治动员的效果一样,这种反美运动一旦掀起,要基层干部和党员分清美国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显然没有可能。
特别是中共中央公开发表“七七”宣言,尖锐抨击美国政府之后,即使它再三强调“对各地美军,仍应避免冲突”《中央关于发表“七七”宣言后对美国及国民党斗争问题的指示》,1946年7月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纪念“七七”九周年宣言》,1946年7月7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卷,第230―231、236―239页。,客观上冲突仍难避免。因为在部队中进行反美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刺激下级官兵产生仇视美军,甚至想要给美国人以教训的心理。
安平事件正是发生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25日,中共第十四军分区进抵安平一带的部队,就专门召集民众,举行过抗议美军干涉中国内政的群众大会,部队官兵对美军的敌视心理正在亢奋中。
一连几天,见到美军汽车,士兵们往往就会开枪射击以泄愤。
29日袭击美军车队之举,虽然是基层指挥官组织的军事行动,但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事情发生后,因为参与袭击的两支部队都散在外面,再加上这些地方部队的指挥官,很少受过正规部队的教育,习惯了打伏击、捞好处,对上却往往只报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因此没有讲出实情,故第十四军分区和冀东军区最初得到的信息就不真实。
等到一周之后,十四军分区领导人分别从两支部队干部的矛盾陈述中发现问题,进一步追查,这才发现此前向中共中央提供的报告对事实的描述严重失误。
8月10日,冀东军区司令员詹才芳、政委李楚离根据十四军分区的报告,再次电告中央,订正了此前的说法。
新的电报对7月29日冲突发生经过是这样说明的:
我驻香河之第五十三团五连,由该团参谋长彭光率领,于七月二十六日进到王家板一带,二十八日与马头(镇)出扰之敌二百余在大曹庄大柳树一带激战。
二十九日一个排(约三十余人)于十一时将由河西务开来一商人汽车挡住,据称后边有美军汽车十余辆,满载弹药。
此时适遇通县游击队长马子聪率领通县大队二排(三五十人),游击队十余人,及区级干部二十余人过平津公路以西去坚持工作,到达安平。
彭、马乃商量伏击开来汽车。五三团一个排位于安平南约三公里之汽车站附近,通县大队一个排(三十余人)位于汽车站南半里多之西侧田野,并以大车二辆放置汽车站附近之公路上拦路。
十一时由河西务方向来汽车十七辆(车上无美军旗帜标记)至拦路大车时,发现我部队,先行开枪,向我射击,我还击,被我通县大队击退,我五三团部队向前冲去,缴获汽车二。
对峙四小时后,由天津北平各开来汽车二十余辆,载美顽军各二百余人,并由北平飞来四架飞机助战。此时我即退出战斗……
伤十八,亡六,缴获装有无线电台之吉普车一辆,大吉普一辆,重自动步枪两支,轻自动步枪两支,七九马步枪一支,美国子弹五百余发,钢盔一个,估计美方伤卅余人,顽军四十余人。
依以上情况判断:(1)实际上顽美系由津向平押送军火或移防,并非向我进攻;(2)内中确有一部顽军;(3)我部队开往安平系为了打击顽军,但闻美军开来时,我即准备谋毁其汽车进行布置,未预料到顽伪(美)兵力多大及战斗力如何。《詹李关于安平事件调查致中央电》,1946年8月10日。
新的情况与原有宣传最大的不同在三点,即:(1)两支部队此前均未驻防安平,都刚来安平不久;(2)美军并非进攻安平;(3)主动进攻或袭击者,确系中共军队。
但新的情况并没有改变原有宣传之点也很显然,即它仍强调:(1)是美军先行开枪,向我射击,我还击;(2)车队是顽美联合,内中确有一部顽军。
突然出现的情况,让周恩来、叶剑英等顿时陷入到外交困境中去了。
周恩来当即致电毛泽东及中共中央,愤然质问“安平事件究竟如何?”《周恩来关于安平事件究竟如何致毛主席中央并叶李陈电》,1946年8月10日。
中共中央对冀东军区的谎报,自然也极其不满,故也严令冀东军区要据实查报事件详情。《中共中央关于安平事件究系何因务必确实报告致詹毕李电》,1946年8月11日。
但是,实情归实情,在擅长谋略的毛泽东看来,如果美军确无进攻意图,也没有国民党军队协攻,宣传内容固然要变,但只要是美军打的第一枪,宣传的方针就不用变。
因此,他的意见是:“一定要肯定美军打第一枪的事实。”参见伊人等:《曾雍雅将军在香河》,政协香河县委员会编:《香河文史资料集存》第2辑,第40页。
有了这一条,理就在我这边。
由于注意到不能按照先前美军进攻安平的事实判断,要求军调部中共代表往落实美军进攻的方向上用力,故中共中央于8月11日致电叶剑英,并告周恩来称:
不管美军是否意在进攻,根本的问题是:“美巡逻队武装开入我解放区,既未事先通知我方及车上未悬美旗(这是美方没有否认的),先向我军开枪进攻,事后国美双方将安平地区武装占领……这是对美方不利,对我方有利之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