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前订购的“五海”巡洋舰“海圻”“海天”“海琛”“海筹”“海容”陆续抵达,成为清末海军的主力。而此时海军列强已卷入军备竞赛,英国1艘主力战列舰的吨位,就相当于整个清朝巡洋舰队吨位的总和。军港方面,旅顺、威海都被列强租借,沿海港口也多被瓜分,清廷在浙江象山筹建新港,但直到清亡也没完成。图为“海天”的姊妹舰“海圻”舰造成后,中方接舰军官在舰上的合影,第二排右起第三人为萨镇冰。
进入20世纪,效法日本成为了晚清一大风尚。海军购舰和留学的重点也转向日本。至1909年,在日本订购的14艘舰艇全数到华总计排水量5700吨。这批军舰,构成了后来长江舰队的主力。图为中国在日本订造的“楚谦”军舰下水仪式。
前往日本留学的海军学堂毕业生也逐年增加。1906年,江南水师学堂第五届驾驶班17名毕业生中,有12名被派往日本。而不少海军学员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为了日后倒戈埋下了伏笔。图为清政府海军接收军舰的部分军官在日本与造船厂官员合影。
1909年,萨镇冰被委为筹备海军大臣和海军提督,统一了官制、旗式、军服、号令,实施了对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次科学管理。同年8月24日至9月24日,载洵、萨镇冰等人从北京出发,巡视了9个沿海(及长江)省的海防情况,考察了海军学堂、船坞,并参加了象山辟港典礼。至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共计16年半的时间里,清政府外购军舰39艘,排水量共计34728吨(均不含未能来华之军舰)。国产军舰24艘,排水量共计10564吨。北洋海军似乎将重振声威。图为萨镇冰的肖像照片。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令各地立宪派大失所望,革命活动也日渐活跃。10月10日,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大幕。湖广总督瑞匆匆逃上停泊在武汉江面的炮舰避难。12日,清廷迅速组建围剿机构,由陆军大臣荫昌统一指挥,赶赴武汉镇压。图为清军向革命军施行火攻,汉口街市燃起大火。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