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逸事】
伪造读者来信
陈独秀对舆论“炒作”早有一套自己的看家本领。《新青年》创刊伊始,开辟了一个“通信”栏目,发表读者来信。陈独秀开辟此栏目固然有激发公众参与讨论的考量,同时也是刻意营造“众声喧哗”的氛围,带有相当的“表演”成分。
由于《新青年》“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面对这样一种冷清的局面,陈独秀大胆而又别出心裁地上演了中国近代报刊史一幕前所未有的“双簧戏”。“双簧戏”上演的时间是1918年3月,主角是钱玄同与刘半农。先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以读者名义致一长函于《新青年》,肆意指责《新青年》排斥孔子,废灭纲常,尤集矢于文学革命。再由刘半农代表《新青年》逐一批驳。指责者百般挑衅,批驳者刻薄淋漓,极具戏剧性和观赏效果。
蔡元培帮他做假学历
陈独秀也曾在不同场合强调过自己没有“学位头衔”,但蔡元培为了让陈独秀顺利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在给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函中,附上陈独秀个人履历,称陈为“日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这是蔡元培为应付教育部的官僚而故意为陈独秀编造的。
蔡元培帮陈独秀造假文凭一事,在当时的北大文科教授中虽然私下也曾多少有过一些议论,但后来就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对于蔡元培和陈独秀两人之间的人才佳话了。即,蔡元培为了推举人才进北大当学长不惜代人编造假学历,而陈独秀虽然是带着假学历进了北大当上了学长也没有什么后果,甚至也没有什么人站出来说三道四,就连那时专门喜爱挑事儿的新闻媒体也跟着装聋作哑起来。
坐监带着小媳妇
1932年10月,在国民党巨额悬赏多年后,陈独秀被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国民党各界纷纷致电中央要求严惩,共产党也发表消息,骂他为资产阶级走狗、反共先锋。作为党国要犯,陈被押赴南京接受审判,在沪宁道上,他依然酣然入睡。
后来他被关进老虎桥监狱。老虎桥监狱条件还算不错,可以看书,可以会客,陈独秀也就真的将监狱变成了研究室。他在牢房里摆了两个大书架,上面堆满了经史子集。他甚至还将自己的小媳妇潘兰珍带进了监狱,两人在狱中公然做爱,且斥骂狱卒:“老子人犯了法,老子的性欲却没有犯法。”
毛泽东对陈独秀从崇拜到分道扬镳
南都周刊
唐宝林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陈独秀全传》、《中国托派史》等。
朱洪 安庆师范学院教授,著有《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陈独秀沉浮录》等。
重估陈独秀
南都周刊:陈独秀先后被罗织右倾机会主义、汉奸、反革命等罪名有十项之多。1949年后,对陈独秀的历史评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唐宝林:毛泽东不仅在1949年前维持了陈独秀的十宗罪,1949年后,都维持了陈的十宗罪。
直到1979年,党中央拨乱反正,学术界才掀起为陈独秀正名的运动。《人民日报》在1981年7月17日,发表了毛泽东在1945年“七大”预备会议上的讲话,称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建党有功”。于是,陈在这方面的历史功绩得到恢复(过去这些功绩都归于李大钊与毛泽东)。
1984年3月19日中宣部13号文件,承认陈独秀的“汉奸罪”并非事实。剩下的最大罪名是“右倾机会主义”。2002年,中央党史研究室推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改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提法,但坚持“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罪名是使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朱洪:我2003年在中央台录过一档节目,说陈独秀父子三人是中共中央委员,这是绝无仅有的。后来有人打电话说,这不是为陈独秀平反嘛。到现在,中央台的正面报道,可能就那么一次。
中央对陈独秀的问题的态度是巧妙的,胡耀邦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要求对陈独秀重新评价,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陈,并在《光明日报》发表了文章。现在看来,这个评价是远远不够了。
中国研究陈独秀有几个低潮,分别是1983年和1989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以后开始逐渐放开。最开始研究陈独秀时,当时认为有两个禁区难以打破:其一是大革命的责任问题,认为陈独秀有不可逃避的责任,后来大家逐渐改变了观点。其二是党籍问题,这些年逐渐在改,毛泽东也说过,可以不开除陈的党籍。
南都周刊:共产国际和联共档案的解密,对于重新认识陈独秀有怎样的价值?
唐宝林:档案中当时的联共和共产国际最高机构讨论中国革命的原始记录,使人们清楚地看到,陈独秀是怎样被人家拖着鼻子走,充当先后是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的附庸、助手、苦力和“姨太太”(瞿秋白语),有力说明了:陈独秀是一个“违心执行者”,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文过饰非,把陈当作替罪羊。这批档案的解密,是平反“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钥匙。陈独秀历史冤案的彻底平反,依赖于两批历史档案的解密,另一批就是陈独秀后期历史资料。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