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企富民
但这些努力,对于8000多归侨的生计而言,无疑仍是杯水车薪。
这时,归侨们真正开始忧心自己的出路。
一些归侨中的精英分子开始尝试创业,2003年当地政府出台“强企富民”政策,鼓励归侨子弟们创业,并在申请用地上给予政策扶持。随之一批归侨企业建立起来。
这些企业,一出生就被赋予沉重的负担,归侨们期望这些企业能像周边原住民集体企业一样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红利收入,当地政府则希望企业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解决越来越多的中年归侨和归侨子女们的就业问题。
2010年8月4日,家住石介头村的归侨企业家黄廷光的住宅被百余名村民包围,黄的院子里被丢满了一堆堆的牛粪。
黄廷光任董事长的江翔实业公司,村民们认为企业以400多村民的名义申请土地,理应属于集体资产,但黄廷光认为,实际上申请土地过程都是包括自己在内的3位股东个人努力的结果,并不存在集体所有的理由。
矛盾逐渐升级,多次的集体上访之后,当地政府称开始对江翔公司的资产进行调查,400多名股民的身份也被恢复。
在这场风波之外,与江翔公司性质相似的另外17家归侨企业都在观望,他们的情况大致相似,这个案例的结果,将影响他们所有企业的未来。
“事实上这18家企业经营状况都不好。”光明新区侨务负责人卜业寿对这些企业的前景都表示忧虑,他把原因总结为“管理混乱,小富即安,私念重。比如我认识的一个老总,一有点钱就开好车,买名牌衣服张扬,村民们看见当然就反感。”
卜业寿认为,归侨企业家和众多归侨的缺点都一样“教育程度低,素质眼光都有限”。
即使在归侨社区建立的企业里,都不大情愿雇佣归侨及其子女,在每年涌入光明的大批廉价外来劳力和高学历的白领阶层面前,大多数的中青年归侨并没有竞争优势。这种基于市场导向的选择,在归侨们眼中却被视为“忘本”。
强企富民政策事与愿违,当地政府开始考虑新的出路:投资建立同富裕工业园项目。
2010年,光明新区光明办事处宣布,已建成招商的同富裕工业园,第一次为每个户籍居民“分红”1000元。当地政府希望,这个工业园能成为拉动社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并在一本纪念光明农场30年的画册中,将之宣称为“爱侨护侨”的典型。
但这些努力,对于8000多归侨的生计而言,无疑仍是杯水车薪。
彷徨未来
“我们就像海上的木板,漂来荡去,不知道哪里是真正的归宿。”
“有土地才能创造价值,没有土地,他们的生路就断了。”吴裕光认为,“政府要引导他们上路,这样才能和谐。突然让他们进入社会,压力大,阻力多,而且有很多不稳定因素。”
让吴裕光颇为忧虑的不仅是土地问题,还有归侨群体的特点“小孩多,教育意识淡薄”。当地政府正在着力做的免费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教育是重中之重,这是着眼于未来。”
直到2002年,光明农场的归侨中,才出现了第一个大学生。至今归侨中大多数70-80后青壮年都只有初中学历。
对于大批缺乏文化和技能的无业归侨,当地政府也是不遗余力地举办一次次就业培训,一次次招聘会。但收效并不大。“每年政府花很多钱让他们去学习技能,提升学历,但很少有人愿意去。”光明办事处一位主任表示遗憾,今年光明街道办公布的教育投入资金是500万元。
“教育现在是(归侨)未来唯一的出路,这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两代人才能改变。”光明新区侨务负责人卜寿光说,虽然老一辈归侨都不重视教育,但现在大家对还在读中小学的这一代子女们的教育程度已经大大加强,“学校里归侨孩子的成绩和别的孩子已经没什么区别。”
就在归侨们为未来彷徨的时候,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光明新区负责人在去年5月的一次会议上要求“加快土地整备,3年内整出36平方公里土地”。这意味着原农场65%的土地要在3年内清理出来交付政府开发。
动员居民搬出房子并不是一件好做的差事,卜寿光称,去年以来又开工了两个统建上楼小区,但建楼的速度远远赶不上需求。“3年内只能够安置小部分人,大部分人需要先租房,政府来提供租房补贴。”
在归侨最集中的石介头村,小时候就显示出生意头脑的邓世光,在经历了工厂做工,开摩的,卖洗涤用品等几个职业后,如今已年近40岁的他却没有什么积蓄。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闯劲,现在他已经极少离家闯荡,一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妻子古秀萍经营的一个小理发店,他现在每天和同龄的归侨伙伴们喝茶聊天,抽烟一根接着一根,“现在每天两包都打不住。”
谈及未来,邓的妻子古秀萍一样的茫然“我们就像海上的木板,漂来荡去,不知道哪里是真正的归宿。”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