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斯坦福中国女生亲述 我为何不愿留在美国?(组图)

www.sinoca.com 2016-04-06  畅小呆与赫恩曼尼


  而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他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带着各自迥异的历史和生活,他们包容而友好,热情自由。他们可能会有很多缺点,也会有让人难以理解的Sheldon一般的特性。但他们希望成为更好的人,而不是为一个机构或一种体制做事。他们对自己的生命感到困惑,却通过信仰和学习,让自己更加自信。他们在聪明和努力之外,还有更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或许就是雷蒙·阿隆的那句:

  “不委身于任何学理无法自圆其说的事物上

  不把灵魂倾注于抽象的人之观念

  或专断的政党与学院的繁琐之论

  要热爱个体的人

  参与生机盎然的共同体

  而且尊重真理”

  当然,作为一名在美国学东亚文学的中国留学生,在这样一所大学读书的感觉,简单说就是孤独和迷茫。

  无论怎样努力,还是很难突破语言的瓶颈,尤其是在文学课上,无力感是强烈的。无论把英语说得怎样流利,也没办法和英语母语的学生毫无芥蒂,更难走进他们的生活。或许,你可以和他们吃顿饭,可以和他们看比赛、玩游戏、喝酒。但在困境面前,你必须面对的还是自己。

  我们的大学坐落在一个小镇中间,从大学到镇上,买菜、吃饭、购物,都需要乘坐校车,或者搭车。我们管自己的学校叫“大农场”(farm),它开阔、安静、祥和、孤独。

  斯坦福大学校园

  在冬夜里等一小时一班的校车,手里提着下个星期的食物,校车迟迟不来,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等。在图书馆绞尽脑汁地想论文,束手无策时,只能深呼吸,缓缓神,再回到书海中。在食堂嚼靠吞才能咽下去的生菜叶、牛排和披萨,从前小吃遍布整条街,俯拾即是,而今哪怕再饿再馋,都只能在半夜一个人熬着。上课时遇到英文口音很重的老师,听不清,只能靠课后大量的阅读来弥补。

  从前在大学里,至少还有班级,还有社团和辅修班,有应接不暇的活动和安排。而在斯坦福,只有自己。

  毕了业,原本被洛杉矶的一家文化研究机构录用,打算继续留美。但想到自己必须面对日复一日的孤独,还有一个又一个无处可去、没人陪伴的周末,每个工作日的早晚,都要开着一辆二手车,疾驰在高速公路上,赶着上班或回家。

  最终,还是放弃了留在美国。

  在别人看来,有这样的机会却放弃了,实在不值得。亲戚朋友也都劝:回国有什么好?雾霾、堵车、工作辛苦、薪水低。或者:怎么不读个博士,都读到硕士了。

  依照他们的逻辑,一种他们无法实现的生活,一种隔岸观火的生活,一定是好的、值得过的。而衡量这种生活的,是金钱,还有不走回头路的惰性。读到硕士,就意味着不读博士就是浪费;读到博士,就意味着不当老师就是浪费。这个道理,就如同吃了鸡蛋,不吃鸡就可惜一样。

  虽然时间才过去一两年,读过的书、写过的论文、背过的单词和上过的课,都像流水一样,在记忆深处走远。回忆起那段安静的、迷茫的、孤单的时间,如同梦境。

  不止一个人问,留学这段生活,你到底学到了什么?

  闭上眼,什么都想不起。如果非要说的话,或许就是:一个人克服了很多困难,在摸索前进的路上留下了脚印。

  作者简介

  张畅:豆瓣@赫恩曼尼,新浪微博@畅呆不忙。笔名赫恩曼尼、畅小呆。90后写作者,哈尔滨人。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斯坦福大学文学硕士。脑子里藏着上千个故事,心中有一团火。现为北漂一枚。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8人角逐联合国秘书长职位 包括这4名女性(组图)
下一篇:日本前首相鸠山:中日关系恶化主要责任在日本(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