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 DC Union Station,中间那三个大门洞后面都是可以使用的出入口,数一数大致相当于 9 扇上图中的玻璃门;此外,地下还有与地铁连接的通道,侧面有面向其他大街的出入口,背面还有与停车场和长途班车车站连接的通道。
进去之后呢,大多数美国的大车站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一个无比高大宽敞的空间,嗯,基本相当于一个站内的“站前广场”。不过总是感觉这种设置相比拥挤的“传统”站前广场和拥挤的候车厅,要让人感觉从容很多。在国内进站,感觉铁路很不欢迎你:下地铁 / 公交了啊,现在站前广场溜达溜达吧,买票了吗?没买票的话售票厅在右手边~进售票厅请先安检……买票啦?来排队验票吧。嗯,车票和身份证对上了,可以进站了。嗯,急啥急,前面安检的人多,你得在进站口这等下一波。嗯,轮到你了,进去吧。大包小包都过安检。口袋里是啥?嗯,钥匙啊,过去吧。普速列车在二楼。乘坐电梯请站稳扶好。看看头上的大屏幕,在几百趟车里面找找,找到你的候车室了吗?嗯,去候车室吧。然后就挤在候车室了……而在美国乘坐火车,感觉就是,任何人,到了车站门口,基本上马上就能走进去。不管你要去哪,做那趟车,几点出发,来来来,先进站再说(除非你在车站的非营业时间到了车站……)。这种感觉要好很多。
有人可能要说,这都是大车站,那么小站呢?下面是 Lynchburg:
我没有站内的照片;但是我可以描述一下。从照片上看,这是一个 3 层的建筑,其中下面两层其实是通透的,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只有两层的。因此,位于最下面的候车厅,就有了很开阔的空间。空间的开阔,对于公共建筑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一座 5 层的商场,在中间留一个开阔的空间,让顾客在一楼就能看到五楼的天花板,在任意楼层都能看到其他楼层的状况,相比于建一个完全隔开的五层口,给顾客的感受是不同的。
最后说个故事吧。Acela 列车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的 TGV 列车,但是结果制造出来却比 TGV 重了很多、慢了很多(well,可能也木有很多啦……)。然后有同学问,这是为什么。教授回答:
The reason is to meet the safety standards in US. In Europe and Japan, their main focus is crash avoidability; but in the US, the main focus is crash survivability.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