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时,太阳出来了,雾霭散尽。我走在我方坝吉村小路上,坝吉村对面是越南的木瓜村,木瓜村有200户人家,他们世世代代与我南溪镇坝吉等村子友好往来,双方边贸互市,两国边民长期以来认亲通婚均被认可,越南的母鸡过中国边界下蛋,大爹大妈过来捡鸡蛋是常事。可近年来变了,随行的干部告诉我,越方又开始驱赶华侨了,他们把要驱赶的华侨从各地赶来集中到木瓜村,再经该村驱赶到中国。
果然有30多个越南老百姓,背着简单的行李,拖儿带女,朝中国边境走来了。后面跟着的越方官员和民兵持枪威胁华侨,官员似乎文明点儿,在不停地催促难侨往八字河走来。八字河有20多米宽,因为是旱季水不深,只淹到膝盖,难民们还未到河边,我方政府干部唐辉云拿起话筒立即喊话:
被越南当局驱赶的难侨。
“木瓜村的村民们,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友好相处的兄弟朋友,维护两国边境的稳定是两国边民的共同责任,你们有什么困难尽管向我们提出,千万不要擅自过来,赶快退回去!”听我方一喊话,老百姓的脚步停了下来。这时越南一个官员也拿着话筒大声叫了起来:“对不起了中国同志,我们也是没办法,是奉上级的指示,不得不将他们劝回中国,因为他们是中国人。”越南官员尽管将“驱赶”,改为“劝回”,却怎么也掩盖不了旁边持枪的公安用武力相威胁。
倾刻,只见老百姓一个个走进河里,大人领着小孩,年轻人扶着老人,蹚着河水进入中国的坝吉村,他们一共31人。
走到最前面的是徐小才、吴付敏夫妇和两个儿子。突然徐小才“扑通”一声领着一家人跪在我们面前,哀求道:“中国兄弟,我求你们了,千万不要送我们回去,再回去,我们没有办法活!”来接应的我方政府干部连忙把他们扶起,一个负责干部对面前的难侨保证道:“同志们,到了中国就等于到了家,我们不会驱赶你们回越南,要回去也只能通过两国政府双方谈判解决,你们必须有尊严地回去,必须有尊严地生活在越南,在越南不接受你们前,你们就生活在南溪,我们会让你们有饭吃,有地方住的......”
听我方干部这么一说,难侨们就像吃了“定心丸”,一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徐小才则当众控诉越南驱赶他们的所作所为。
徐小才原籍是云南屏县,解放前父母为谋生到了越南孟康县,父母死后安葬在孟康县城,他们都早已加入了越南籍。岂料,1979年2月,中越双方爆发战争。战争结束后,越南自上而下开始检讨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内部出了叛徒。于是在整个边防县城掀起锄“内奸”运动。结果查来查去,我祖祖辈辈生活在越南的华侨成了牺牲品,成了被驱赶的对象。这时35岁的徐小才,被越南公安局抓去审问了半个月,问他越中战争期间在哪里,去了什么地方与什么人接触过,特别是回中国探亲没有。徐小才如实作了回答。尽管这期间他没有回中国探过亲,还是以重大怀疑对象准备判刑。徐小才大喊冤枉,四处申辩。最后越南当局才作出决定,对徐小才不予判刑,没收所有财产,全家驱逐回中国。
徐小才刚说完,随行干部接到通知要他们赶快往前走,前面有情况。我随我方接受难民的干部继续沿着八字河走。
被越南当局驱赶的难侨。
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看见河对面的越南又来了一批难民,他们拖儿带女,挑着、扛着、提着简单的行李朝中国边境蹚河走来。对面是越南的那洛村,同样有越南官员和公安驱赶着,因为越方是有组织有计划地驱赶华侨,我方干部知道再喊话劝他们回去已不起作用,只好站在我方一侧一个个地数着过河的难民,整整40分钟,共有68个难民,其中男性38人,女性30人。
刚过境来中国,一个名叫王光吉的小伙子,是38名男性中的一个。当难民过完后,他大叹一声说道:“好,他们没过来,我就放心了。”我问他还有谁没过来。这一问,王光吉向我道出了一桩秘密。
王光吉同漂亮的越南姑娘罗凤春恋爱有一年多时间,就在他俩决定结婚时,风云突变,两个人都遇到了天大的难题。越南政府决定驱逐王光吉一家人,同时被驱赶的还有王光吉的叔叔两户人家16口人。而这时当地的一个官员儿子看上了罗凤春,一直在追求她,罗凤春问他怎么办。思来想去,王光吉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这时王光吉的叔叔来求他,希望通过他女友罗凤春的关系,让叔叔他们留下来,叔叔们不甘心打拼一辈子的财产被没收,被当成难民驱赶。无奈之后,王光吉向罗凤春求援,为了救他两个叔叔16口人,希望她嫁给官员儿子,条件是两个叔叔必须留下来。罗凤春心地善良,她一直爱着王光吉,如今为心爱的人付出,为救两家人,她含泪同意了王光吉的请求,接受了官员儿子的求婚。过后,王光吉两个叔叔16口人免遭了被驱赶的厄运。
被越南当局驱赶的难侨。
听着,我紧紧握住王光吉的手连声说:“你做得对,让你受委屈了。”
离开王光吉等68个难侨,我们继续往前走。沿着边界我们又目睹了对面越南的景凤寨、安哈寨子也在驱赶华侨,有的三三两两,有的三五成群,我还看见,有一个中年男子,趁人不注意时钻进了树林,大概他是想待到天黑后重返他的家里。到了下午6时,被越南驱赶进入我南溪镇的难民有68户,共451人。
至今这451人,被我政府安排在云南河口县南溪镇龙堡村居住。为此,专门成立了难民村,并分配了田地。如今他们在这里盖房,种地为生,已与当地村民融为一体。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