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中国家长考察英国贵族学校 要让孩子和贵族当同学

www.sinoca.com 2013-07-01  南方周末


  哈罗公学演讲楼中陈列着历届校长的座椅和画像。 (南方周末记者 朱晓佳/图)

  俞林原本一心只盯着谢菲尔德女子高中,一周跑下来,她对其他家长感慨:“英国教育都挺靠谱的,前一百名的学校都可以送,无所谓。”

  江钰可不这么觉得。两年前,江钰的大女儿要求妈妈把她送到英国读女中――在她女儿就读的广州某重点学校,学生出国读书是常事。在国内,江钰的女儿是尖子生;到了英国第二年,却几乎加入了“纯玩团”,和她玩在一起的,都是来自东莞、深圳的工厂主女儿――花钱就能进的贵族学校,往往中国人多。

  “还是要注意一下,学校里的孩子都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江钰提醒道。

  江钰不能让儿子重蹈覆辙。2009年,儿子诞生后,江钰辞掉了广告工作,全职在家:“我这一生的事业,就是成就儿子的成就。”她做医疗器材相关生意的丈夫,也开销得起这笔“成就”。

  江钰经常观察那些领导人的孩子,他们大多待在国外,“个个都是了不得的”。最典型的是薄瓜瓜,他在哈罗读中学,先进牛津,再入哈佛,会击剑,钢琴弹得也好,还曾被选为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就是家里出了点事”。

  “这些都是规划出来的。”江钰坚信,“杰出”是“非比寻常平台”的必然结果。

  伊顿学生在进行“墙球”比赛。“墙球”是伊顿独有的运动。老伊顿生在无聊的寄宿生活中发明了这个游戏。因为难度和对抗强度太大,墙球成了世界上最难进球的运动――上一次进球,还在1909年。 (CFP/图)

  要和贵族当同学

  “小时候在中国,基础教育在英国,职业教育在美国”――这段田欣反复兜售的“三段论”,现在成了“狮子公学家长团”的共识。

  把学校分成小学中学,把学生分年级,再把科目分成数理化,这套基础教育制度本身就是英国人的创造;美国强大、自由,有各种可能性,要想干大事,大学还得去那儿读。

  向导维奇以前只见过香港学生。如今她带过二十多人的内地团,也接待过单独来的“特殊贵宾”。“现在中国人实在太有钱了。”家长们忙着拍丘吉尔雕像的时候,维奇对南方周末记者感叹。

  哈罗公学和伊顿公学是英国私立中学的两面招牌。两所男校合起来,几乎就是半部大英帝国史:属于伊顿的名字是雪莱、凯恩斯、威灵顿公爵和乔治・奥威尔;属于哈罗的名字则是拜伦、丘吉尔、尼赫鲁,以及康伯巴奇――正在中国红得发紫的“卷福”。英国迄今有53任首相,“哈罗生”占掉了四分之一,伊顿生则拿走20个。

  伊顿公学与女王最钟爱的温莎城堡只隔一条泰晤士河,“天子脚下读书”,位置决定地位。

  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到伊顿公学探望威廉王子(右二)和哈里王子(右三)。据说哈里王子入学考试成绩并不怎样,女王为此专门给校方打了招呼。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记者随“狮子家长团”去伊顿参观那天,恰逢女王在温莎城堡大宴宾客。骑兵开路在前,乐队仪仗在后,鸾舆凤驾,女王美冠华服其中,队伍浩浩荡荡迤逦前行。道路两旁围满的英国老百姓,比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还要激动。

  1440年亨利六世创办伊顿,本想给贫民子弟提供免费受教育的地方,不想王公子弟纷纷涌入,17世纪以后,伊顿就几乎成了王室培训基地。2000年和2003年,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分别从这里毕业。

  哈罗建于富农约翰・利昂之手。这个以振兴本村教育为己任的学校,因在18世纪早期受到从天而降的辉格党人资助而脱贫致富,成了贵族新宠――当时,辉格党的死对头托利党正在和伊顿蜜月期。

  成为一个伊顿生或者哈罗生的价格,是每年30万人民币左右。对于田欣和他的“狮子家长团”来说,5年150万,“也没想象的那么高”。

  当然还有些“小花销”。离开哈罗公学的时候,江钰在校门口的专卖店里一口气给儿子置办了七八件“哈罗行头”。哈罗生的“标配”,是一套蓝色的学生制服和一顶硬草帽。硬草帽和制服完全不搭配,却戴了四百多年,大概是和当年那位农民教育家有关。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俄两少年疑涉斩首流浪汉 把头当球踢进垃圾桶(图)
下一篇:埃及开罗外国人抢购机票罕见爆“逃亡潮”(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