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人的幸福指数
去过日本的朋友都会感叹一句:物价真高。什么概念呢?一个西瓜合70元人民币,一个肯德基经典套餐合60多元人民币。坐出租车,起步价660日币,合人民币50多元,而眨眼的距离,4000日币就哗哗出去了,合人民币300多元。所以在日本给国内朋友买礼物,买得我龇牙咧嘴。那么本地品牌是不是该当仁不让地便宜呢?NO!我到电器城去看微单,才发现made in Japan的电子产品价格和国内淘宝相差无几,并且机内设置语言只有日语,连英文都没有!日本人,你是有多不想赚国际友人的钱啊?!恰恰,越是日本本地的产品,价格越高;进口货反倒便宜,美国货、欧洲货,通通贱于日货。这点倒与中国截然相反。因为日本人都一致认定,日本造的东西是最好的。贵?理所应当啊!
那么日本人是不是工资很高呢?在日本政府为我们举办的送行晚宴上,我结识了中山英子女士,她祖籍是中国山东,来日三十年了,创始并经营着一家大型旅行社,多承接中日官方和大型企业的互访活动。她刚给一个中国东北姑娘办了工作签证,并开出月薪20万日币的高工资,合人民币一万六,但租租房子吃吃饭添添东西,也就所剩无几了。
东京的夜晚,街角有很多倒地而睡的西装革履男,公文包或当枕头或扔一旁,据说他们这是压力大喝高了,太早回家还会被太太鄙视——论这点,还是咱中国男人强,不仅酒量好,倒也倒在家门口——话说这该算是东京一景了吧,当然也仗着日本治安好,哥们要是在别国被抢一次包,就此生不敢当街睡第二觉了。我的一位朋友,在某省驻日办事处工作,对两国人的生活状态都算了解。见此街景我就问他,你觉得你的幸福指数高,还是日本男人高?良久,答曰:还是我们中国男人吧。
也许因为他的生活处于优越之列,不能替广大中国上班族代言;也许他是对的,日本男人各种压抑,是体现在街头巷尾、楼里楼外的。
虽说日本男人养家压力山大,但不论你是刚毕业的孩子还是大企业的老板,一旦家中有老人需要赡养、有全职主妇或孩子需要照顾,都可一定量减税。这种人性化的政策好贴心,让日本男人保持尊严时,不用打肿脸充胖子,代价过大。
而当代日本女人却越来越神气了,她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去门口迎接丈夫下班,或只虔诚地在家里等到夜深。新婚后,她们可能暂时听丈夫的,在家料理事务,但一两年后会再回去工作。日本老人则算得上是最幸福的群体,很多早年靠炒股票发了大财,现在都生活的很悠闲,整天把自己收拾的体面干净。
由于对未来的经济、能源状况等没信心,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都不爱生孩子了,仅从日航空姐的年龄我们就可以窥见日本人口老龄化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所以鼓励生孩子的种种优惠滚滚而来。比如Softbank公司,生一个孩子就给补贴100万日币,以奖励方式为员工减少养儿压力。
关于日本人的幸福指数有多高,中山英子女士也是有发言权的。她说三十年前来日创业时,最初举家搬迁语言不通,然后是各种新圈子的建立、新观念的挑战、新规则的适应……虽是一路跌跌撞撞摸爬滚打,但好在有章可循。同时她也说起,每当接待中日双方活动时,和中方打交道,常常困难重重且不可预见,比如各种潜规则,比如低效、冷眼、私下送礼等关键词。而这些,作为中间人,作为中国人,她永远选择对日方闭口不谈。
她说:在日本很辛苦,但心不苦。我们这些出来的人,是再也回不去了。
幸福指数这东西,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人、不同的要求来算,所以,冷暖自知吧。
爱与恨之前,先去了解
当我在微博上说了一句,我到了日本,马上有评论扑上来,去那种地方干什么?
我在微博上发了些日本洗手间细节图,有网友开始教育我,你要爱国,不要崇洋媚外。
这些网友虽是极端了些,但我选择理解和包容。我身边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纵然知道日本有一百个好,也会因为某一个重磅裂痕,在心底给日本扣上从怀疑到仇视这些大小不等的帽子。
白岩松在《岩松看日本》专题片里说道:“爱与恨之前,先去了解。”
我有幸有机会了解,所以我深深地赞同这句话。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