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联合政府:是“危”还是“机”
以专家和官员普遍认为,以色列近期发动加沙战争的可能性较小。由于周边国家政权变动导致战略形势发生变化,现任以色列政府会尽可能避免与巴勒斯坦方面展开大规模冲突,以防其他国家“趁虚而入”。紧盯四周地区形势,及时调整军防部署,是目前最符合以方整体利益的做法。
另一方面,巴勒斯坦方面近期工作重心显然也不是开战。4月27日,巴勒斯坦两大武装派别法塔赫和哈马斯突然宣布就组建过渡政府达成一致,并就长期以来阻碍实现内部和解的相关问题达成谅解。
两个同室操戈的冤家和解的消息一经传出,以色列政府反应强烈,要求法塔赫立刻在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做出选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高级官员在多个场合谴责此次和解严重干扰了巴以和平进程,以方坚决不与哈马斯进行政治接触,并威胁采取制裁措施。内氏则在两派正式签署协议前一天启程前往英国和法国,争取说服欧洲国家在这一问题上支持以方立场。
以色列一边高调谴责,加紧外交努力,一边研究对策,试图在“危”中求“机”。
本月初,以色列媒体披露了一份外交部内部文件,提到法塔赫与哈马斯建立联合政府,给以色列带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这份文件建议政府不急于打出“免谈”牌,而是与新成立的巴联合政府保持一定程度的接触,一方面显示以方“和平诚意”,改善去年底以来因拒绝延长定居点限建而陷入危机的美以关系;另一方面把球踢向巴方一边,等待法塔赫哈马斯内部矛盾自行爆发,借此一箭双雕。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毛兹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也提到,法塔赫与哈马斯成立联合政府期间将是巴以和谈打破僵局的重要机会。他认为,以方与法塔赫领导的巴勒斯坦政府之间的和谈反复走进死胡同,原因之一就是法塔赫并不能代表整个巴勒斯坦。
“只与半个巴勒斯坦谈判注定无果,既然哈马斯同意与法塔赫联手,那么接下来就有与整个巴勒斯坦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虽然过程艰难,但其中存在很多机会,”毛兹说。
黎、叙:难预测的北部隐患
以色列北面与黎巴嫩和叙利亚接壤。自2006年黎以战争后,以北部边境一直相对平静,虽然以与黎、叙两国关系紧张,但并无战事。
5月15日,北部边境这份“紧绷的平静”被枪声打破。当天是巴勒斯坦“灾难日”,数千名巴勒斯坦难民分别在以黎、以叙军事隔离区附近举行示威游行。一些巴勒斯坦人试图越过铁丝网进入以色列,以军士兵随后向人群开枪,造成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灾难日当天,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主要城市和加沙边境部署了大批军警,以防发生骚乱。而本报记者了解到,就在示威者试图冲破以叙军事隔离区铁丝网时,该地的以军边防部队人数很少,面对蜂拥而至的数百难民,高度紧张的士兵选择了开枪。目击者告诉本报记者,数十名巴难民成功越过边境进入以控区内的一个德鲁兹村庄,前来支援的以军警近一个小时后才赶到。
以军北方司令部和军事情报机构5月16日互相指责对方没有准确预判形势,以至酿成惨剧。而枪击事件正说明,以色列北部边境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仍然潜藏着巨大隐患。
今年的5月15日是巴勒斯坦第63个“灾难日”。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大批巴勒斯坦人为躲避战争逃往其他国家,沦为难民。后来,巴勒斯坦人将这一天作为民族“灾难日”,纪念当年的战争和民族厄运。目前,在黎巴嫩、叙利亚、约旦等国生活着大批巴勒斯坦难民,难民回归也一直是巴以和谈中久难达成共识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名生活在叙利亚的巴难民对本报记者说:“一直有人对我们说‘你们总有一天能回家的’,但至今已经60多年了!我们不指望别人的帮助了,我们必须自己行使回家的权利。”
今年以来,叙利亚爆发大规模反政府风潮,军队与反政府武装的冲突已致多人死伤,黎巴嫩和约旦也曾出现小规模的反政府示威。目前看来,以色列周边阿拉伯国家普遍忙于稳定国内局势,短期内爆发双方正面冲突的可能性较小。
国际社会一直将巴以和平悬而未决视为影响中东稳定的主要因素。而目前的中东乱局有效转移了国际社会对巴以困局的注意力,甚至为以政府一直以来的观点提供了佐证,即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政治腐败、经济停滞、科教文事业落后是影响该地区稳定的主要因素。
然而,此时以色列政府相关表态、行事愈加谨慎低调。内塔尼亚胡多次向政府高级官员下达“封口令”,要求他们不对阿拉伯国家政局动荡等发表公开评论,以免“祸从口出”。
分析家认为,以政府在乱局中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立场,尽可能保持低调和克制,是为了防止将别国矛盾引向自身。在阿拉伯世界民众热情空前高涨的当下,成为众矢之的,是以色列最不想扮演的角色。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