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问题上最纠结的大概是美国总统。
此前,奥巴马习惯称这一恐怖组织为ISIL,官方发言人和政府文件也是ISIL。但美国国务卿居然与总统使用的不是同一个词。自10月分的维也纳会议开始,国务卿克里直接使用达伊沙,并解释“这是一个恐怖组织,不是一个国家,这个组织同伊斯兰没半点关系”。
“孤立”奥巴马的不仅是国务卿,还有总统候选人。加州枪击案后,6日奥巴马就反恐问题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前,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希望奥巴马像所有人一样称这一恐怖组织为ISIS,而不是ISIL。结果,讲话中奥巴马连续用了19次ISIL。
对比地图,ISIL与ISIS显著区别是地盘大小,ISIL版图囊括以色列,因此奥巴马坚持用ISIL几乎激怒了亲以色列民众,因为ISIL暗示以色列应当归属“伊斯兰国”,福克斯新闻主播Harris Faulkner电视上直接说奥巴马“向恐怖分子致敬”。不过,看似欲加之罪,其实爆发的是他们对奥巴马与伊朗签订核协定、同沙特加强反恐合作等一系列与阿拉伯国家拉近关系举措的不满。
比较靠谱的解释是,ISIL说明“伊斯兰国”活动范围广,并不局限在伊叙两国,还勾结土耳其、埃及和沙特的恐怖分子势力,清缴难度大。所以将恐怖组织命名为ISIL,一方面为奥巴马政府在伊叙两国剿恐失利开脱,另一方面为美部署中东反恐行动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此外,当前奥巴马的叙利亚难民安置计划受阻,更要避免用ISIS刺激民众联想到叙利亚。(因为美国人通常认为第二个S是Syria的首字母)
西方媒体捍卫“伊斯兰国”名称自由
一些西方媒体认为,他们的任务是进行客观报道,不应有任何偏向和评判,所以应采用恐怖分子自己的命名,即便是让人讨厌的名字,也要呈现出来,让读者自行判断。
当前美国媒体报道时,《华尔街日报》与《华盛顿邮报》全面改称“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纽约时报》同时采用ISIS和“伊斯兰国”两种称呼。CNN等其他电视媒体仍然沿用传播率最高的ISIS。美联社中和了一下,采用“伊斯兰国”组织(Islamic State Group)这样的称呼,认为这可以避免将恐怖组织宣传成国家。几乎没有媒体遵照官方的叫法。
但在英国,BBC使用“伊斯兰国”遭到首相卡梅伦抗议。今年6月,卡梅伦点名要求BBC改变叫法,因为恐怖组织绝不是一个伊斯兰国家,而是残暴野蛮的非法政权。随后,多位议员联名写信致BBC,要求改称达伊沙。然而,BBC主席认为,达伊沙并不符合BBC报道“中立客观”的原则,给读者以BBC支持该组织反对者的印象。目前,BBC将采用的变通办法是,在“伊斯兰国”前面加上三个字——“所谓的”,以表示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
其实,媒体的首要考虑是传播率,“伊斯兰国”已经是读者最为熟悉的名称,也就最容易传播。不过,倘若各国官方一致使用达伊沙,为抢头条,媒体风潮也将转。
像给恐怖组织命名这样的事务,素来与普通群众无关。但鉴于群众也有组织更名请愿这样的活动,这场暗战中也应呈现他们的声音。
ISIS甫一出现,就是众多以ISIS为名字的女性出现噩梦的开始。其他以ISIS命名的产品与企业也瞬间陷入“品牌自杀”。波及如此之广,自是有原因。因为Isis(伊西斯)也是古埃及最重要的一位女神的名字,并且代表着“生命与健康”的美好寓意,后人广泛使用。比如,有份在伦敦出版的时尚杂志就叫 ISIS,现在为了避免读者联想到恐怖组织,不得不更名。但众多无法短时间内改名的女性,只能联合起来请愿媒体不再使用ISIS。
英国《泰晤士报》专栏作家Daniel Finkelstein撰文表示,自己不想随大流用达伊沙。首先,达伊沙听起来像是绰号,如同打架时骂对方傻瓜。其次,更重要的,达伊沙完全模糊了恐怖组织的庞大规模,不像“伊斯兰国”这样的名称让人震撼和警戒。
次日,《泰晤士报》登载了一篇读者回应,认为既然“伊斯兰国”、达伊沙都不对,那既能够以恐怖组织自称来命名、又回避“伊斯兰”“国家”字眼的名字,最合适的应该是“哈里发”。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