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总设计师江和甫
当时,空军和国家有关部委专家组在评审结论中写道:这是我国在自行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的重大突破。
1999年下半年,年近六旬的江和甫把手头的工作分解给几位副总师。
他想在退休之前妥善安排好工作,与老伴一起回家乡安度晚年,以了却盼了40多年的思乡情怀。
此时,新项目的研制工作同样离不开他。
上级领导约他谈话,见面寒暄几句之后,知道领导来意,江和甫便先开了口:“什么都别说了,我继续干就是了。”两双激动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老伴还在纳闷:“不是说好了,我们自己带着这把老骨头回家乡吗?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从此,江和甫又亲自筹划设计、分析关键技术、核算数据、出入于试验件加工、装配和试验现场,他率领由我国航空业界50多个单位组成的团队,继续踏上了一条充满艰辛的航空动力工程科研征程……
航空动力创新路
江和甫担任某型发动机“核心机”总设计师时,他提出了“既要先进性,又要可实现性”的研制工作思路。
航空发动机研制现场
通过潜心研究,科学决策,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研制目标基本实现,步入了新的研制阶段,推进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进程。
实现了“从引进、测仿、改进到按航空发动机发展规律自主研制,从单项技术预研向“按装备要求高度集成预研” 的历史性转变。
在“核心机”研制阶段,江和甫就着手为“验证机”和型号研制做了大量先期工作。
他提出了“核心机”要上高空台试验的构想,这是一个打破航空发动机研制惯例的技术新设想,给本来就十分艰巨、技术风险非常大的研制工作,又增添了很多难点和风险。
他说:“不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的效益,就赶不上国家要求的进度。”
他不断加压,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尽可能早地暴露问题。
他说:“尽量把问题暴露在前期,才有时间去攻关和解决;不然,后面接手这一工作的同志难度和技术风险将会更大。”
某型发动机“核心机”的一个重要部件,第一轮设计经试验后,有的技术性能没有达标,一度成了研制道路上的拦路虎。
作为研制牵头单位的涡轮院及其科研人员压力很大。
为鼓舞、振作士气,江和甫在分析中指出:“科研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我们第一轮设计的部件没有完全达标,也是一个很正常的认识与实践过程。如没有今天这台不达标部件的再认识、再实践过程,哪会有日后完全达标的部件呢?”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