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难民大量涌入,港英政府筑起铁丝网
2
最早的偷渡,始于1949年
在1949年之前,深圳河仅仅是一条河。在河两岸农民的生活中,它作为边境的概念并不那么明晰。虽然有一条法定通道罗湖桥,但是农民们都习惯就那样牵着牛涉水而过。沿岸村庄田地犬牙交错,有时收工晚了,过了境的农民便不再回家,在对岸的茅草棚里过夜。两地的人,往往是同一个祠堂的分支,各姓联姻省亲,融为一体。
但这一年的10月,深圳河作为粤港两地的分界线,其标识意义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中国内战进入尾声,10月19日,南下的解放军止步深圳河北岸。港英政府在南方建起铁丝网。随即,大量与旧政权有关系的军政人员及地主、有钱人逃到英国管理之下的香港。这就是最早的偷渡。
1950年7月,为整顿边境治安,中国政府决意对粤港边境实行封锁。除建立全新的严格过境程序、清理“不可靠”人员外,1951年,当地还实行“镇反”。
镇上每条街道每十户居民组织起来,成立小组,每5天开会对号点名,登记情况。在构建严密的控制网络后,政府着手建立边防区,在边境一带划出一块空地,作为“安全保护区”。相关文件显示,最初的“安全保护区”东起大鹏湾,西至矛洲河,南从深圳河起,北至山厦,长91公里,深19公里。其中包括三道防线,从荷枪验证,到警犬巡查,戒备层层升级。
1951年2月15日,广东省政府下令,即日起封锁河口,凡私自进入三道防线,均视为“叛国投敌”。自此,牵牛涉水、草棚过夜、联姻省亲这样无拘束的两地往返自由不复存在。
3
大陆第一次政策“放宽”
港英当局立即反对
鸡蛋撞高墙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一演就是30年。
1956年前后,深圳地区已基本建立起完备的边防管理体系,包括军事警卫制度、清理并迁离边境地区危险分子、划设边防区、实施边防区居民证和通行证制度等。但粤港两地多年来的天然联系仍持续不断。
1957年春节期间,粤北大水。边境地区成千上万港澳同胞“衣锦还乡”,对内地受灾群众刺激很大。这对饱受整风整社、开会斗争之困的广东农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偷渡外流渐成趋势。
由于当时粤港两地实行对等限制入境,使得以陶铸为首的广东省委感到非常为难:“本来香港殖民者限制入境是人民与香港殖民者的矛盾,反而造成我们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尖锐化。”
6月,时任宝安县委书记的王志向省委呈递报告,认为应该从宽对待,报告还提出设想:“目前国内尚不能完全消灭灾荒和失业,我们既然不能包起来,去香港打工这条路就不应该堵死。”
于是,广东省委决定大胆制定放宽群众出境赴港的政策。该报告很快批准了:允许群众自由选择沿边、沿海的适当地方出口。这是自新政府成立以来,大陆第一次向香港实行“放宽”政策。据省公安厅提出的“意见”,放宽范围更包括“珠江口以西靠近澳门地区,包括广州、佛山、珠海等11个县市”。
但由于保密措施不严,东莞县提前透露了这一消息,并迅速蔓延至宝安县、惠阳县等边境地区,掀起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偷渡外流的第一个高潮。这就是“大放河口”事件。
仅仅两三天的时间,各地群众蜂拥来到宝安,情况变得不可控制。福田上沙农业社第一生产队,15个男人跑了13个,不久连剩下的两个也逃了。在最为严重的7月,东莞每天成群结队的人向边境偷渡,晚上更达上千人。两个多月时间,内地外流劳动力6千余人。
港英当局迅速表态反对,英国政府向北京发出“照会”。北京当局因此直接命令宝安县委“从速反映情况”。
由此,不足4个月的放宽政策被收回,另一边,又号召群众“坚决打退外逃风”。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