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港台

97一代的现实与梦想:香港新生力量的成长足迹(图)

www.sinoca.com 2012-07-02  搜狐


施丽珊。摄影/申欣旺

  施丽珊:笼屋里的香港梦

  她被媒体称为女侠,给弱势群体争取权利,15年来未曾间断;她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施姑娘,从15年前初出校园到如今人进不惑,这个称呼亦未改变。

  她叫施丽珊,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干事。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的15年中,她说自己只做了一件事,扶困助贫,为弱势社群争取权益。与常人眼中高楼林立的现代繁华的香港不同,施丽珊看到却是逼仄的笼屋和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市民。“我的工作就是让繁华背后的社群不被遗忘,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有尊严地活着。”

  尽管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是香港著名的社工组织,但何文田的总部办公室环境与它的声望并不相符。何文田是九龙的一个住宅区,上世纪50年代是安置难民的地方。社区组织协会办公室位于路边加油站后的三层公寓里,房门很窄,稍胖一点的人侧身才能进去。

  办公室有近百平米,装修风格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设备也已老化,空调时而发出几声怪响,但总体布置得井井有条。施姑娘一米七的个头,说话时脸上总是挂着颇具亲和力的微笑。跟她见面时已是晚上八点半,加班于她已是家常便饭。

  第一代注册社工

  42岁的施丽珊来香港已有31年,略带闽南腔的口音是家乡留给她的唯一印记,而她幼年的经历似乎坚定了她日后扶弱济困的决心。

  1981年,11岁的施丽珊随父母从晋江老家以与亲人团聚为由,申请了单程证,来香港定居。一家四口人挤在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子里,父母靠打零工供她和弟弟上学。和当时许多内地移民一样,施丽珊并不适应香港的生活,语言成为最大的障碍。因为不会粤语和英语,本已上6年级的施丽珊连降两级。

  到中学时,比同龄人早熟的施丽珊已规划自己的未来,她就下决心要做一名社工。“我觉得帮助人是一件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施丽珊说。

  1990年代中后期,香港社工组织发展迅猛,多所大学亦开设了社工专业,施丽珊幸运地成为浸会大学社工专业的一名学生。在香港,社工是一个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认证的职业,要取得社会工作学位也有极为严格的要求。经过三年的大学学习,成绩优异的施丽珊顺利进入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成为一名社工。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成立于1970年代,成功引入英美的社区组织模式,倡导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提倡尊重民权,公民平等发展的理念。

  毕业工作不久,施丽珊正赶上香港回归,而更令她兴奋是,香港立法会通过“社会工作者注册条例”,规定所有聘用为社会工作职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正式登记成为注册社工,这成为香港社会工作发展的里程碑。

  和众多“97一代”一样,施丽珊一直思考,自己能为回归后的香港做些什么?然而,她的举动似乎有些与众不同。在回归后的第三天,她与同事就组织了移民子女赴香港入境处请愿活动,要求港府解决其来港定居问题。

  梦想是失业

  连施丽珊自己都没有想到,这种请愿活动仅仅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始。入职不久,施丽珊就开始负责笼屋工作。所谓笼屋,亦被称为床位寓所,是指那些老弱贫苦底层人聚居在人口密度极大的旧楼床位,用铁丝网围住,从外面看像铁笼一样。

  施丽珊见过最震撼的是,100平方米的房子装了200个笼屋,人在里面转身都很困难,而在当时申请公共房屋需要10年时间。施丽珊的工作就是对笼屋住户进行逐一登记和调研,听取他们的诉求,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应享有的房屋权利,帮助他们申请公共房屋。

  施丽珊曾遇到一位病重的父亲,与两个小儿子挤在一个笼屋里,生活凄惨;她还碰到过一名70多岁的老人,当了一辈子建筑工人,到了晚年也没有钱结婚,住在自己搭的木板房里,因开发商施工,他又不得不搬迁。“我很难说服自己,为什么香港越来越富有,还有这样的市民存在,他们很善良,工作很努力,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境遇?”施丽珊说。

  不得已,施丽珊请记者来报道,还专门开了新闻发布会,要求政府解决笼屋问题。幸运的是,施丽珊的努力没有白费,为不少笼屋住户争取到了公共房屋。

  与此同时,香港政府也有所行动,从1998年开始实施《床位寓所条例》,改善并减少笼屋。让施丽珊感到欣慰的是,新任特首梁振英颇为重视房屋问题,还曾来香港社工组织协会进行调研沟通。

  如今,施丽珊还因为为新移民提供帮助,经常接到骂她的电话。可施丽珊并不在乎,在她看来,她15年来的行动正是香港核心价值的体现,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平等。“新移民来香港是来与家庭团聚,我的工作就是让他们不受歧视,真正融入香港。”

  施丽珊不希望被贴上“97一代”的标签,她说自己和万余名香港社工一样,所做的工作就是让每个人活得更有尊严,人们会相互关心,体会到社会的温暖。

  事实上,这15年来,香港社工发展迅速。目前,香港最大社会工作协会拥有超过400个机构会员,3000多个服务中心遍布香港19个区,社工数量达16000多人,60%以上拥有社会工作本科学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1000人有一位社工,而在香港,每562人即有一位社工,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

  施丽珊发现,每个笼屋住户都希望自己住进公共房屋,而她的工作目标就是帮他们实现这个的梦想。不过,施丽珊的梦想却是有一天自己“失业”,“那时没有了笼屋,不再需要去游行请愿,每个人都有尊严地活着。”施丽珊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女主播出租屋内遭砍杀 衣衫不整内衣被扯开(组图)
下一篇:泰女提供色情服务被抓 嫖客抱怨只做到一半(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