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世界真的误解了中国崛起?表象之下暗藏辛酸(图)

www.sinoca.com 2015-04-21  商业见地网


  崛起的中国在聚焦全世界目光的同时也引发的国际社会的争议。那么,国际社会对中国有哪些误解?

  近年来,中国国力发展迅速,经济实力稳中有升,国际形象开始重塑,中国外交也一改被动作风,新战略更为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崛起的中国在聚焦全世界目光的同时也引发的国际社会的争议。那么,国际社会对中国有哪些误解?

  中国崛起是21世纪的国际政治现实。这是一个让欧美难以理解且不愿接受的现实,因为中国的崛起有着诸多“居然”:

  中国居然能把资本主义活力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融为一体;2025年前后,并非最发达经济体的中国居然会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居然能在西方认为“非正统”的道路上另辟蹊径,避开西方霸权;

  中国居然能把多元民主、分权制衡、自由选举等欧美奉为圭臬的原则淡化,推行自己独特的政治体制;中国居然能包容矛盾、调和阴阳,既保持中央集权又激发地方活力,在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严重、分配不公、腐败嚣张、生态恶化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和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施蒂格利茨指出,中国已坐上世界经济头把交椅,依据是世界银行等机构发布的统计报告,按照购买力评价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应在201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他认为,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新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正在形成。

  欧美习惯站在民主、人权的制高点俯视中国,其结果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欧美看来,多元民主不仅是至上的政治伦理,也是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

  然而,欧盟、印度、拉美和非洲的负面经验不仅使这一理念大大丧失了说服力,还从反面证明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很难行得通。

  中国的崛起为欧美认识民主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即不能简单地认为对民主的态度非黑即白,而应综合考虑历史、人类学、发展阶段等诸多因素。

  欧美有必要承认中国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运作中发挥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够正确处理在民主、发展等观念上同中国的分歧。谨慎务实、互相尊重和坦诚对话才是目前居主导地位的欧美和崛起的中国相互接纳、开展合作的前提。

  中国的崛起打破了欧美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权和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冲淡了欧美成熟社会模式的示范效果。面对中国崛起,欧洲至少应该认识到:由于人口减少,加上近一轮金融危机雪上加霜,欧洲可能会迎来相对的经济和战略衰落。

  尽管欧美社会生活水平很高,但正在经历严峻的危机,财富分配的均衡程度远不如里根-撒切尔新自由主义政策之前,经济精英们远离公益事业,挣扎在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很难改变现状。

  金融危机也损坏了欧美治理模式的信誉,华盛顿共识的魅力大为逊色。货币多中心主义、贸易双边主义和美国的治外法权与建立可预测、公平的多边经济治理机制的愿景格格不入。

  以市场为导向的全球化正侵蚀着欧美民主的基础,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各国政府被动应付,政治家们在全球化和超金融化浪潮下无所作为。跨国公司和全球金融市场扰乱了各国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环境政策和劳动力政策。金融危机产生的巨额债务和严重失业、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卷土重来的贫困正冲击着短期主义的政治制度。

  简言之,欧美社会模式面临着存在危机,这与中国的崛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规划等一系列重大新举措,外部世界对中国的战略走向愈加敏感。

  这种敏感部分来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担忧。对很多国家来说,现行国际秩序的运作方式是已知的,具有可预期的稳定性,而中国崛起对国际秩序带来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今年1月,似乎还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打算加入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上个月英国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后,促使其他欧洲和西方盟友争先恐后地提交加入申请。

  4月15日,美国的多数盟友都已申请加入该行, 经原有意向创始成员国同意,瑞典、以色列、南非、阿塞拜疆、冰岛、葡萄牙、波兰正式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为57个,这让美国颇感孤立和举步维艰,就连美国高官也将此事形容为北京方面一个令人惊叹的外交胜利。

  中国这个全球购买力最大的经济体,正从过去那种由信贷助推、投资拉动增长模式转向更可持续的未来。突显出地缘政治实力重心正在以经济方式向东方转移。

  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中方愿意与各国一道,维护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应该是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补充。” 中国在发起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之后,中国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承诺保持不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会同日本和美国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并行推动亚洲发展”。

  自亚投行倡议获多国热捧之后,美国学界近期关于中国的讨论显著升温,几乎众口一词地批评美国拒绝加入的做法,并进一步热议美国应如何消化中国带来的“长期挑战”。

  此间学者认为,两国开战“并非不可避免”,中国崛起本身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用超过一代人的时间去应对的“长期局面”。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一刚退出股市散户的8年炒股肺腑之言:总频繁换股
下一篇:石油战赢家和输家地图出炉:赢家排行美国第三(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