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与基金会
中国的基督教与商业或许很长时间才会找到最佳距离,但不论如何身家以数十亿计的富人加入信仰基督教的行列后,首先带来的是资本上的迅速扩大和教堂等场所的几何式增长。
在沈阳,气势恢宏的“东北神学院”有20个祷告中心,还曾创纪录地举行过“万人赞美会”。该学院是由众多企业家捐献的一亿多元资金盖成,而餐饮企业沈阳华夏人集团创办人冯凯则为此捐献了50亩地。
在基督教商人云集的温州,处处可见造价上千万的教堂。教堂内不仅有先进的投影设备,还有中央空调——这种现象甚至在农村也可见到。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锡安堂,这座有四层高的教堂还附有三层楼、千余平方米的辅助房,而且在一层还设有停车场,宝马、奥迪、保时捷这样的豪车很是常见。
原本,企业老板基督徒经常在位于温州萧江镇的“萧江水井头教会”聚会,这所教堂是19世纪中期内地传教士所建。为了让教会有更好的发展,3名企业家信徒以及其他15名信徒出资重新选址,盖成了今天的锡安堂。
企业家信徒不断捐献资产的举动,并不让人例外,因为根据《圣经》要求,每个基督徒都要奉献自己的十分之一收入作为“十一奉献”,而多数富人信徒都会遵守这一法则。
不过,当大量资金涌入教会后,也会带来棘手难题。温州一位教会长老说,他现在不希望这些信徒再献金了,因为现在教堂多年都不需要重修,教会的账号上的金额足够未来5到10年的开销。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企业家基督徒与美国的摩门精英颇有相似之处:由行业精英信徒组成,对虔诚信仰和伦理文化的极致追求,以及最重要的——掌控大量资金。
摩门教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尽管仅占美国1.4%的人口,但其人员大都由精英组成,且涉及房地产、媒体、保险业等多个行业。据《时代周刊》1997年的估算,摩门精英的总价值达到300亿美元,而每年仅“十一奉献”就达到了50亿美元。
当然,现在中国的基督徒企业家群体刚刚崛起,其实力还不能与摩门教的商业势力相提并论,但基督教商人的崛起必将催生美国摩门教式的宗教财富王国。随着大笔资金的涌入,如何更合理地管理这些资产,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现在,教会可以借鉴的例子是成立基金会。比如,北京丰台堂正在筹备成立基金会,其资助的对象是贫穷的牧师、残障人士、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以及其他社会慈善事业。
在此之前的2008年6月,华福基金会在温州成立。它是由20多位企业家共同捐资成立,成立之初,20多位企业家还签署了保证书,即不包二奶、不偷税漏税、不做假账、不行贿。
华福基金会秘书长周忠德介绍称,华福在初期有“助学、助残、助医、助老、救灾”5大救援计划,后来专注于眼角膜领域。2011年5月,华福与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成立“眼角膜复明基金”,连续5年拿出100万元进行救助。仅在2009年,华福就帮20多名白内障恢复光明;2010年4月,华福又资助了云南昭通地区的5例眼角膜手术。
也正是由于华福的成立,此后基督徒企业家成立了好几家基金会。
8月17日晚,一大批豪车停靠在瑞安市塘下超豪大酒店外,参加此次聚会的超过1000多人将会场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之中大部分是基督徒,也有一部分人是政府官员。在会场入口处,一个易拉宝醒目地写着:捐款30万元以上可给予会长职务,10万元以上是常务会长职务,1000元以上则是会员。
这是“和平基金会”的成立仪式,来参加活动的所有人均会获得一把雨伞以及一本宣传册。宣传册上清晰地写着:从6月5日成立,截止8月8日,已募集资金230多万元。
眼下,冠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形龙已经在准备成立自己的基金会,他将之命名为“平安”,注册资金是200万元。“最近就准备启动,带着上帝的使命与要求去做企业,肯定会得到很多祝福的。”他说。
除了庄形龙,温州在今年年底前至少还会有两家基金会成立。而且,它们都专注某一特定领域。
“企业家信徒在增多,他们奉献的财富也越来越多。如果教会的财务资产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可能要聘用专业的CEO或专业公司来运作。”丰台堂牧师王海强说,他正在打听大学里的企业管理课程,准备去学习,以便更好地管理教会。
(应采访对象要求,李木勇为化名。本刊记者 卢隽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