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之殇:揭露黑幕暗藏的角落
天灾之外,几乎所有的“黑天鹅”都与一个词有关:那就是企业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的缺失不仅体现在公司治理方面,也体现在产品质量的控制、经营模式和效益的追求等方面。由公司治理不当、产品安全、经营决策受疑而引发的“黑天鹅”,我们归之为上市公司自身原因造成。
据21世纪网数据部统计,由上市公司自身原因造成的“黑天鹅”带来的流通市值损失高达3734.68亿,占比66.98%。他们主要隐藏在哪些角落?请看我们一一揭露!
1、产品安全:并非偶然
在产品安全问题引发的“黑天鹅”中,食品安全方面占比60%。自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此类问题层出不穷。光明乳业(9.68,0.02,0.21%)2012年6月起连续出现6次质量问题,其内部管理的纰漏和不规范,尤其是在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等环节上的问题之严重可见一斑。公司未来品牌如何保证质量,市场份额如何扩大,都将接受考验。从光明“质量门”也可看出市场监管体系的脆弱性,尚未健全的法治体系使市场监管体系没能产生应有的效应。同样,药害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其中既有企业的责任,也有市场机制不健全、相关制度不完备的问题,以及监管乏力的弊端。
2、财务造假:高代价的游戏
财务造假带来表面风光,但绝对是场高代价的游戏,实际上,这类“黑天鹅”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最为深远!因疯狂造假,绿大地(*ST大地(11.84,-0.19,-1.58%))被冠上“银广夏第二”的名号,与同沾造假的紫鑫药业、万福生科(7.200,0.08,1.12%)在市场上已声名狼藉,业绩、股价皆告“很受伤”。*ST大地已连续两年被会计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和保留意见,如今能否继续上市命悬一线;紫鑫药业2011年报也已被会计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会计师给出“差评”,市场投资者旋风般以脚投票,卖单随即潮水般涌来——以上两者事发主要阶段的跌幅均70%左右,仅次于“溅血王”重庆啤酒!而万福生科爆出2012中报业绩暴跌143.78%后,在短短28个交易日内,股价便一度暴跌超过45%。
损失无疑是惨痛的,但与其沉湎于逝去的财富捶胸顿足,我们更应该学会挖掘其中规律,莫让悲剧重演。21世纪网数据部分析得出,上述三家公司股价跌停现象均是随着事情进展而间隔性产生的——这是在“温水煮青蛙”,但人们恍然发现事态严重之时,让人不忍直视的惨痛既已造成。因而,投资者真正应该警惕的是,还有多少已确定造假但尚未收到处罚决定的上市公司?这些地雷一旦引爆,将有多少人,注定遍体凌上。然而一般投资者并非先知更非“股神”,如何能提早知悉这些隐秘的黑幕?此处提供一个好方法:对于这种违规尤其财务造假的公司,在媒体报道出现之初,参看机构持有情况。
对于屡屡违规的上市公司,专业度较高的机构嗅觉会较为灵敏,往往可以及时脱手,这从紫鑫药业、永安药业的基金持股变化情况可见一斑。2011年8月,紫鑫药业被媒体报道涉嫌财务造假,而重仓基金早已撤退。根据基金2010年年报,共有19只基金持有紫鑫药业,甚至连阳光私募基金泽熙投资也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中。但到了2011年中期,大多数基金公司已陆续退出,仅有10只基金仍持仓。到了三季度末,只有5只基金持仓。另外2011年底爆出重大环保违规的永安药业在2012年6月底被证监会稽查后,三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17.45%。而此前持有的一只基金和企业年金在一季度就进行减持。截至3月31日无一机构投资者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
3、信批不实:隐形炸弹
尽管部分公司并未直接在财务数据上作假,但在信批上给人雾里看花,最终遮盖不了谎言,而付出巨大的代价,中恒集团就是典型的代表。2011年公司公告解约23亿天价合同前后连续两个跌停,但事情并未因此结束。2012年1月17日,广西证监局一份长达十四页的整改公告,将中恒集团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多次经营活动悄然进行、董事会形同虚设、信息披露严重不足、定期报告及财务数据错误百出等问题一一陈列,公司股价再收出连续两个跌停。据统计,此期间该股市值损失达到135.38亿。
此类导演虚假合同的上市公司,从信披规则来看,似乎并不存在异常。但“画饼”成分浓厚。对于投资者关心的解约之后如何实现当年预定6亿的业绩目标时,公司数次公告保证,但实际上2011年仅实现4亿盈利。如果中恒集团按月对山东步长的销售进度进行披露,一部分投资者或许可以规避这场“毁约”带来的损失。从中恒集团随后的披露来看,血栓通产品销售在2011年有6个省份被废标。直到2012年1月20日,仍有5个省份招标未有任何进展。如此重大事项公司却迟迟未披露。
4、业绩变脸:污迹本在身
每到业绩披露时,总有一批上市不久的公司大“变脸”。2011年中期,比亚迪(20.20,0.10,0.50%)和庞大集团(5.15,0.10,1.98%)不约而同出现业绩大滑坡现象,保荐机构瑞银证券因此被推至“荐而不保”的风口浪尖。继珈伟股份(7.520,0.08,1.08%)、百隆东方(8.22,0.05,0.61%)之后,2012年1月3日,证监会通报惩罚了业绩“变脸王”科恒股份(49.170,1.01,2.10%)、南大光电(67.800,3.80,5.94%)。短短三个多月内,便有四家业绩变脸公司、四家保荐机构和八位保代被处罚。监管层掀起一波肃整之风。
而这些被惩罚的4大保荐机构中,除太平洋(5.43,-0.07,-1.27%)证券外,其他三大家中信证券(13.05,-0.21,-1.58%) 、国信证券、国泰君安都是国内的大型券商。虽然三个多月处罚了8位保代,但市场人士依然纷纷吐槽“惩罚力度不够”。
业绩变脸缘何被如此深恶痛绝,甚至让监管层不得不出动铡刀“伺候”?我们统计这些样本公司发现,除了业绩问题外,这些会无故“变脸”的公司往往存在着明里暗里的污秽。以庞大集团为例,公司在宣布萨博汽车破产而停止收购前一个月,就因信批违规被证监会责令限期整改。此后,公司迅速从“高富帅”裸奔成“屌丝”——不到两年时间,股价蒸发只剩1/10。从半年报来看,其对控股子公司担保发生额高达199.38亿元,高居两市之首,再加上关联担保余额167.03亿元,两者之和已相当于净资产的168.16%。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公司创下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亏损额竟高达5.16亿元,而财务费用已蹿高到10.73亿元。
5、污染事故:已到了必须正视的时刻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化工、有色、医药、造纸四大行业是“惯犯”。综合考虑市场影响度、股价反映等因素,21世纪网数据部从2008年至2012年3月发生的73起上市公司环境污染事故中,选择紫金矿业、中金岭南、哈药股份、永安药业、海正药业纳入统计范围。这5家公司由污染事故带来的总市值损失250.2亿元,流通市值损失190.71亿。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污染事故似乎并未引起市场的足够重视。上市公司股价对环境事故的反应明显具有滞后性,且市场10天左右就能消除负面影响。以紫金矿业污染事故为例,2010年7月3日发生污水泄漏事故,直到7月13日才发布公告予以披露,随后股价开始下跌,但7月20日却迎来涨停。曝出污染事故后的6个交易日,紫金矿业累计跌幅只不到11%。
但股价尚安好,便一切都是晴天吗?这种环境事故发生后股价不降反升,其实背后暗藏危机——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发行审查、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管规定更侧重于财务指标,即企业挣不挣钱,环保成本也并未被货币化计入财务报表。没被算入报表,并不代表没有伤害。哈药股份在2011年6月“污染门”事件爆发后,公司面临的不仅是停、减产带来的直接业绩冲击,之后的环保处罚和厂房搬迁更是两大头疼问题。到2011年底,其股价缩水一半。而紫金矿业也在污染门事发后半年,再遭1.7亿的天价索赔。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环保事故一般在公告中难以体现。据环保部的课题组统计,我国上市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屡创新高,迄今有77家上市公司发生113起环境污染事故。其中,过半上市公司并未就环境事故进行公告说明;仅有16.9%的公告在事故发生或媒体曝光两日之内发布;事故1个月之后才发布公告的公司高达9%。
现阶段,虽然我国已实施上市公司环保准入制度,但仅限于重污染行业,其余皆一片空白。即使在制度覆盖下,也有相当一部分“非绿”公司通过“漂绿”的办法寻求“曲线上市”。而企业上市后由于缺乏后续的监管手段,某些污染企业利用投资者资金继续扩大污染或在成功融资后不兑现环保承诺,环境事故、环境违法行为屡屡发生。永安药业就是典型的例子。早在2007年4月,公司就因违法排污被潜江市政府责令整改。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上市前,潜江市政府为其开具的证明却表示,永安的超标排放具有偶然性,公司已“高度重视”,采取了“积极措施”,“迅速解决了”超标排放问题。但随后的排污门无疑是给了潜江市政府一记耳光。要怪谁呢?毕竟大型企业的盈利和扩张对于地方政府财政税收有着重大影响,为了亮眼政绩,某些地方政府默许甚至支持这些企业肆意污染、耗能已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在一个个看似偶然却触目惊心的“黑天鹅”事件背后,揭露的是上市公司管理上的各种乱象。2009年五粮液(28.13,0.59,2.14%)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背后,莫不是其长期存在的公司治理陈疴导致的必然结果?双汇“瘦肉精”事件让全国哗然,谁会认为公司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不须被诟病?万福生科是典型的通过财务造假遮掩经营缺陷的例子,难道这不正折射出保荐机构工作的缺失,及监管体系的漏洞?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