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胶囊之乡始于1953年 创始人遗孀称没法向丈夫交待

www.sinoca.com 2012-04-29  三联生活周刊



  技术驱动与资本力量

  提起儒岙镇胶囊生产的历史,大家往往会把手指向镇上一栋3层高的白色别墅,那是潘光明的家。潘光明的儿子潘兴法告诉我们,1953年,在上海一家美国制药公司当工人的父亲回到老家,用铜筷当模具,用扇子当鼓风机,开始手工生产空心胶囊,父亲还把这项技术传给了苏州第一制药厂,开启了中国药用空心胶囊的历史。后来,父亲甚至还因为在美国公司工作的经历被打成“走资派”,被劳改长达10年。

  我们两次来到这栋深宅大院前,出来开门的都是潘光明83岁的老伴。老太太情绪激动地用当地方言表达不满:“一辈子心血打造起来的胶囊生产,却被那些只顾赚钱的老板毁了,怎么向老头子交代。”潘光明早在1980年就因车祸去世。1984年,他唯一的儿子潘兴法创办了一家胶囊厂,取名“创始”。潘兴法不愿意多谈,他在电话里表示,现在只有“说不出的心痛”。创始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也曾红火过,但后来经营不善,逐渐走下坡路,前几年,潘兴法已把大部分股份都转让给了一位张姓老板。4月21日中午,我们在创始公司的董事长办公室里见到这位张老板,他显得有些拘谨,两位上了年纪的工作人员刚刚在厂外的垃圾堆上焚烧了一些资料。就在前一天晚上,当地药监部门公布的问题企业上,出现了创始公司的名字,但张老板推说“这是个误会”。我们就此向潘兴法求证,他气愤地回应:“是手下一个人在原料里掺了问题明胶。”

  创始公司诞生的1984年左右,是儒岙明胶生产的第一次升级,从单个的家庭小作坊到小工厂,虽然仍是手工生产,但最起码出现了第一批胶囊老板。51 岁的王伟良也是这时候创办天龙公司的。他高中毕业后做过两年油漆工,后来贩卖兔毛挣到了第一桶金――2万元。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做胶囊销售员,“卖1万粒提成两块钱”。很快,他就花5000元承包了一个小厂子,“当时全国做胶囊的企业都很少,手工制作产量也不高,一天只能出十几万粒,根本没有假明胶,销售基本不愁”。办厂的第一年,王伟良的销售额就做到了20多万元,净赚三四万元。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儒岙胶囊都处于一种平静而热闹的氛围中。家家户户做胶囊,男女老上齐上阵,但因为产量不高,供需双方是一种稳定的市场关系。平静在1995年被打破,这一年,横渡桥村的村支书王全来,自己研制出来的半自动烘干线试用成功。

  已经65岁的王全来向我们回忆,以前做胶囊,烘干都要用小推车推到一间小房子里进行,出来还要用人工一个个从机器上拔下来,费时费力。他是个爱琢磨机器的人,花了几年工夫制造出来的生产线,用机械传送带直接送入烘干程序,大大解放了人力,每天的产量从十几万粒一下子提高到了60万粒。他是儒岙镇横渡桥村的老书记,从“文革”时就做生产队长,当时已经接手了村办的集体企业月山胶囊厂。

  王全来带领儒岙的胶囊生产进入半自动时代,解放了生产力,第一批诞生的小企业终于有了工厂的样子。1997年,王伟良到处凑钱,引进了王全来的两条半自动生产线,产量翻了好几番,工人却从顶峰时的600多人缩减了一半。到2002年,儒岙从事胶囊生产的企业达到300多家,几乎遍布在每个村庄。

  就在2002年,儒岙的胶囊产业又迎来了一轮大变革。当时,刚刚调任儒岙镇党委书记的丁松勇提出“集中发展”的思路。因为过于分散的生产形式,当时的儒岙胶囊已经开始出现很多质量问题。“那时候还没有食用明胶和工业明胶的提法,明胶一般分为四个等级,头等到三等一般用来制作胶囊,三等以下的就视为不合格,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工业明胶。”王全来向我们介绍说,“但合格不合格,主要看冻力和黏度,并没有重金属检测。”

  这一轮整合,更大的背景则是环境污染的压力。当时,新昌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县城附近的药厂也都纷纷搬迁车间,儒岙的胶囊生产自然也在治理之列。产业整合在政府强力主导下很快见到效果,当地媒体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2年开始到2005年,新昌胶囊业10家拥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兼并了72家无证企业,119家无证企业重组成16个有限责任公司,还有100多家“作坊式”企业被依法关停。最终,儒岙镇的291家胶囊企业优化组合成了39家。

  对小镇的胶囊产业来说,这是一次“伤筋动骨”式的变革,不仅是表面上所展现的,大部分企业都集中到了新建的工业园区里,盖起了两三层高的大厂房,竖起了大招牌。更深层的影响则是企业内部的股东结构,所谓“兼并、重组”,通俗一点讲,就是小老板将生产线搬进实力较大的企业生产,或者干脆不搬,但要借用大企业的牌照,类似于贴牌生产。药品生产许可证成为一种紧缺资源。现在看,正是这种松散、过渡性的合作模式,为日后的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

  有人由此壮大,王伟良从银行贷款几百万元,开始进一步扩建,而且他坚持不与别人合作办厂,“即便是厂房暂时空着也不出租,一旦出租给别人,很多问题就不好控制了”。他认准了这个行业,未来的竞争力不仅在产量,更在质量。

  也有人因此衰败。来自镇上儒一村的潘土就是其中之一。提起这个名字,小镇上几乎无人不晓。据侧面了解,潘土今年64岁,早年当兵,在部队时就是红人,还曾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积极分子。转业回老家后,进入乡办企业,很快就在上世纪80年代做到卓康明胶厂的厂长。有接近他的人评价,“他的快速升迁,得益于他的聪明,尤其会经营领导关系,跟政府走得很近”。潘土还当过县人大代表,多年来都是儒岙镇正面宣传的企业家典型。

  可是,“聪明”的另一面,潘土在当地胶囊圈子里的口碑并不好,普遍的评价是“不讲信誉”。一位曾经常从他的明胶厂进货的胶囊老板向我们回忆,每次进货,他都要亲自去厂里看着打包装车。“潘土是那样一种人,第一次要货给好的,第二次给差一点的,第三次第四次就给更差的了。”

  当时,卓康明胶厂是镇上唯一一家生产明胶的企业,产品主要供应本地的胶囊厂。但严重的污染让它在2002年开始的整合中被关闭了,潘土只好把卓康改成了胶囊厂,开始生产胶囊。除了污染压力,当地也不盛产明胶原料,外地大牌的药用明胶厂家开始崛起,慢慢占领了胶囊市场。上述接近潘土的人评价,“他从此就再也没有翻身过”。

  2005年左右,胶囊生产的技术再次升级,全自动生产线开始出现,一批胆子大的企业老板开始迅速扩张。位于儒岙镇旧宅村的益立美克胶囊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前身是新昌第四胶丸厂,后来转制成为私企,老板朱军伟才30多岁。2005年,他引进香港和上海的合作伙伴,筹资引进4条加拿大产全自动生产线,并且将产业延伸到制药行业。金融危机爆发后,借着国内医药市场短暂的低迷期,王伟良也冒险贷款建起了更大更现代的厂房。他告诉我们,光是厂里的4条加拿大生产线就投资1600万元。

  这是迄今为止儒岙胶囊最后一轮升级换代,背后的推手,除了技术驱动,更重要的则来自于资本的力量。用王全来的话说就是:“胆子大的年轻人上来了,土八路开始变成正规军。”4月18日,在王柏芹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现在儒岙产量最大的天龙胶囊公司,看似不起眼的厂房,走进之后才发现,的确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模样。厂房实行封闭式管理,换上消毒服装和帽子,打卡才能进入。复杂的生产流程使得车间设计像迷宫一样,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存放在原料间里的药用明胶,由一根粗管子吸到溶胶间,中间的暂存和称配,都有单独的屋子。12条国产自动生产线,4条加拿大进口线,每台机器和装置所摆放的位置,都用黄红两色的粗线做了固定。

  但是,也有一些人,并没有完成从“土八路到正规军”的转变。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世界尽在掌控?这10大公司几乎控制你所买的一切
下一篇:金融巨鳄索罗斯批欧洲大姐大默克尔不懂经济(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