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起的意大利名"
经过老板的搭桥,我们来到了一户张姓人家---浙江人中有很多姓张的,就像米兰人很多人姓布兰毕拉、那不勒斯人姓埃斯波西托一样。家里住着妈 妈、爸爸、三个子女、一个儿媳和三个孙子。一家老小都穿着羽绒服,我们也裹着大衣,因为中国人的家里,即便是冬天的晚上,也不开暖气。
母亲微笑着给我们递来绿茶,父亲只是微笑着,我们不会中文,他们不会意大利语,大家只能望着鞋尖,电视里播放的是中文,墙壁上用一张中国山水画简单装饰。
一切都好像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张先生好像从来没有花过1.5万美元,坐了7天火车来到莫斯科,在那儿等了5个月,总算等到对的飞机来到意大利,干上石匠的活儿。那是1993年的事了。
厨房里传来17岁女儿方雪的声音,她在电话里跟一个朋友讨论明天的会计课程:"我跟你说是两万,账款应该是两万,写在第118页了。"
她1998年来到这里,马上就要成为意大利一所高等技术学校的第一位中国毕业生。父辈艰难地在前面开路,她轻松地到达目的地。孙子辈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阿莱西亚、埃里克和斯蒂芬诺。
"他们是我儿子的孩子",祖母说,"他们都起的意大利名,因为生活在意大利。"
"他需要至少40万欧元才能衣锦还乡"
事实上张家的年轻人里,创造纪录的不止一人:17岁的方雪是在巴纽洛的中国人中第一个可以上大学的,26岁的方瑞则是这座山谷里,从石匠开始做到老板的5个中国人之一。
"张方瑞露赛娜石材加工"的牌子,挂在他用来做办公室的预制板房外面,房子周围是灰尘的云雾和各种各样的石材。
方瑞只有26岁,而且是一个中国石匠的儿子,他像父亲一样敏捷,身体精瘦,穿着磨破的牛仔裤,手机铃声像是周六晚上的迪斯科舞厅。他让我们走进他的工厂,跟我们谈他自己,还介绍了他的工人。
他告诉我们,石材工业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经济危机使生意减半。当我们说到所有的老板都喜欢在公众面前诉苦,然后私底下偷着乐时,他也笑了起来。他说,自主创业对他来说不容易:"那时我21岁,中国的亲戚和朋友不愿意借钱给一个如此年轻的人。"
他只能去银行,"押上所有的设备,借到了3万欧元开业。"
他成功了。如今他拥有两家企业,加工正宗的巴纽洛石材,雇佣了15名正宗的浙江人:"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敲凿石块,现在我只搞管理,这样更好。"
方瑞给我们讲解,品质最好的石材是纹理不多的,品质不好的只能用来铺路;还给我们介绍了不需要特殊技能的普通设备和石匠师傅使用的大锤子。但当我们想问他的企业秘密时,他很干脆地拒绝:"这个我不能告诉你们。"
好吧。但他后来告诉我们,他打算回中国:"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那儿的人更知足,大家经常在一起,都喜欢上街。不像这里,各自关在各自的家里。"
但他需要至少40万欧元才能衣锦还乡。方瑞打算尽快赚到这笔钱:"除了8月份的4天,我不停地工作。听说有的意大利人借钱去度假,简直不可思议。"
除了挣钱之外,还必须节约:"我们中国人几乎不花什么钱,大米买20公斤一袋的,偶尔喝杯咖啡,如果挣2000欧元又没有家庭的话,可以存下1800欧元。"
他已经有了家庭,与妻子和三个孩子每月只花400欧元,如果花500欧元就算奢侈了。我们告诉他,5个人花这个数确实非常少,他说:"我知道,但我们就是这样。"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