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发展雾里看花
新世纪的头10年,全球所有大厂商的电动车,天然气车,生物柴油车,甲醇、乙醇车,混合动力车,氢燃料电池车百花齐放。对于新能源车几乎都保持局部研发,小批量试探,全局观望状态。跨国公司都在蓄势待发,审慎等待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形势明朗。
在中国,许多人往往低估了电动车技术突破的难度。有人说:20年前手机好像砖头那么大,笔记本电脑重达10公斤,如今的手机可以攥在拳头里,笔记本电脑可以放到裤袋里,可见新技术的发展是多么快。假如用这个逻辑去推断电动车的发展,那么10年后全世界就是电动车的天下了。
可惜这个逻辑站不住脚,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体积,取决于芯片的发展速度。按照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而电动车的核心――电池的发展却不适用这个定律。电池是要在单位体积的物质里储存一定的能量,人类在这个领域里的进展相当缓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10年前,你的手机电池待机多久?2至3天;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呢?2小时。如今,是不是还差不多?可见,电池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芯片的发展速度。
然而到了2009年,电动车在中国,继而在全球突然异军突起。
这一年中国政府颁布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到2011年,中国以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氢燃料电池车为主的新能源车将达到50万辆,新能源车将占到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跨越式”计划。
随后,13个电动车示范城市启动,对于购买国产电动车,每辆车补贴高达五六万元,在中国汽车业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真是闻所未闻。而到2010年,媒体曝光的《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政府财政对于电动车补贴的计划额度,迅速从百亿元提高到1000亿元。发展目标更为抢眼――到 2020年,以电动车为主打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达到世界第一,保有量达500万到1000万辆。
来自政府大力度的鼓励措施,让电动车在国内陡然升温,光是在山东一夜间就冒出上千家电动车厂,更有企业以建立电动车基地为名向地方政府圈地,汽车大集团不拿出几款电动车样车,就要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
千亿元红包引领全球电动潮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中国对电动车如此情有独钟,也给全球跨国公司提供了一个大好商机,中国第一次引领了全球汽车业的电动车技术热潮。
在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几乎所有跨国公司都力推最新研制的电动车,奔驰和奥迪也把每年一度的“科技日”移师中国,并以电动车为主打。连一向以传统内燃机节能减排为首选的大众董事会主席文登恩也高调表态:“大众车型的心脏也将借助电力而跳动。”
2009年初日产驻中国的首席代表向笔者咨询日产电动车在中国几大城市做示范运行的事。为向中国政府示好,2009年4月,日产还掏钱在钓鱼台国宾馆赞助了一次有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高级官员出席的电动车研讨会。以这次会议为分水岭,电动车在中国就从一个科研课题,变成了如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一样显示雄厚国力,立志领跑全球汽车业创新的举国体制的样板项目了。日产的电动车“聆风”(Leaf)也将可能是顺势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生产的纯电动车。中国政府许诺的对于每辆电动车6万元的补贴,恐怕会第一个大笔落在日产的腰包里。
笔者曾私下问过一家跨国公司的科研人员,为什么他们对电动车的态度如此积极。他诚实地说,中国政府拿出上千亿元的巨资培育电动车市场,我们怎么能放弃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