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他曾联系到一位给赵本山写过剧本的编剧,希望“能引荐自己到到东北发展”。对方可能误解了,回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东北都让赵本山的班子占了,没你发展的空间,不好办。
后来,一档选秀节目编导邀他试镜,问他:“梦想是什么?” 张二楞想都没想:“我想见到赵本山老师。”对方当时说“好办”,几天后却支支吾吾地告知,事情黄了——因为本山传媒要求,上节目得先买他们的电视剧,“请不动啊”。
“我就想见他一面,咋就这么难!”张二楞感叹。
很多模仿者都知道想见赵本山本人一面有多难。2007年,深圳卫视举办的《中国笑星模仿秀节目》节目,入围决赛圈的“赵本山”就足足有二十个。节目结束,赵本山在人群簇拥下正准备离去,保镖拦住了大部分试图搭话的“假本山”。想合张影的张二楞也上去拉了一下。
他记得,赵本山只瞥了他一眼。
山寨赵本山并非个容易的营生。放眼全国,每一个能靠“山寨”混饭的模仿者,都有着一技之长:
一个名为“赵本水”的模仿者可以口叼摩托车;一位曾拿过某模仿秀的第一名的模仿者,把赵本山送给自己的帽子卖了5万块钱……有人直接改名“老根”、“本领”,或者干脆把姓都改成了赵;还有人为此整容,一口龅牙全拔了……张二楞说,他敢自称:放眼全国,“模仿瞎子最像”。
2011年,张二楞终于如愿以偿。辽宁卫视的一档节目上,他第一次与赵本山说上了话。台上,张二楞妙语连珠:“最近我越长越年轻,都说我像宋祖英”,接着又“祝福本山老师身体健康”。
当时作为评委的赵本山大病一场,刚刚出院,头发比以前白了。“可能话说到心坎里去了”,赵本山台下听得脸都红了,冲上台跟他聊起来:“您深圳来的啊?……有啥事儿,咱台下再说!”
张二楞高兴坏了,有点“人来疯”:“本山老师啊,见您一面太难了,除了辽宁卫视,别的卫视都请不动您啊——不买您的节目,您不来啊!” 已经回到台下的赵本山显得面无表情,他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冷场。
主持人急了,“掐了,掐了!”于是,“台下再说”这事儿,最终没了结果……
张二楞也尝试过“曲线救国”。通过老乡介绍,他找到扮演“刘大脑袋”的演员刘流,向对方磕头拜师。他曾想让当时担任本山传媒副总的刘流帮忙引荐偶像。但后来,对方委婉地告知,自己“就是个打工的”,实在说不上话。
“追星”期间,张二楞自己也成了深圳的“腕儿”。凭借模仿秀,他在深圳买了房子、车子,攒下了10几万的积蓄,还以自家客厅为办公地点,成立了“二愣传媒”经纪公司。
他也学赵本山收了十几个徒弟,这几年与时俱进,还拍了好几部微电影。他的徒弟、小沈阳模仿者刘尚虎说,一起演出这么多次,“师傅从没从我的出场费利抽过水(即拿提成)”。
单子多的时候,张二楞一天要马不停蹄赶场。为节约时间,他会要求把节目提前,但客户希望他在最后压轴。
终于,他的大腕儿脾气也来了。发生争执,他就撂下一句“那我不演了!”。对方立马服软——比圣旨还管用。
3.明天:“山寨”的心病
山寨者与明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山寨”的日子越发难过。用张二楞的话说,一整个民间的模仿圈子,都“盼着本山老师好好的”。谁都不愿看见“一个本山倒下了,一群本山没饭吃”。
张二楞也曾想在演艺事业上“另谋出路”,继续走下去,但几乎没有机会。他认识一位模仿者,长得很胖,最早模仿臧天朔,后来臧“进去了”,又转而模仿尹相杰,结果运气不好尹也“进去了”——他没辙了,因为脸宽,只好模仿汪峰,长得不像,观众根本不买账。
张二楞也考虑过要不要留一缕刘海,模仿潘长江?——可他很快打消念头,一是个子没那么矮,二是不愿放弃自己热爱的偶像。“我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本山老师,他是我的偶像,我心中神一样的存在。”他说。
他开始尝试在满是“正能量”的公益演出中,以本山大叔的形象亮相,“刷下存在感”——比如,在社区演出防诈骗小品;比如,用快板表演《黑土大叔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无济于事。
坏消息却一个接一个,加剧了他的忧虑——虽然这些消息往往“捕风捉影”。一位从铁岭起家的辽宁省领导落马,他开始担心;人们翻出赵本山向重庆某落马领导索字求墨的照片,他开始担心;“赵本山家搜出二十吨黄金”的谣言四起,他又开始担心……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