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三、《春夏秋冬》,故事讲得很棒,在不知道哪一年的那一年
纯朴的农村生活,白云在蓝天的拥抱中。
"人只要老到一定程度,不管他是男是女,说实话说谎话,都是一种口音,不会变。"
人是哪里来的,是一群不知道到哪里去的蝌蚪一起游,后来只剩下一只蝌蚪。
阴天,大人没事干,于是打小孩。
模仿三种不同年龄的老女人的声音,强。
夏天,作物晒死,大家穷得老女人也想出卖色相换取窝窝头。
拉斯维加斯,拉屎喂狗吃。
虽然有些无聊和扯淡,但是每段都有出彩的部分。但没有想到结局是这么悲惨:贫穷的一家人,大过年的,孩子听着母亲描述红烧肉的做法,以及天空掉下各种食物,饿死了。"大地赐予我孩子,现在他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

《相声说跨鬼子们》
四、《相声说跨鬼子们》,中国人的毛病
宋少卿、冯翊纲等人根据梁实秋先生所写的《相声记》做创意的发想,塑造出本剧中的梁小秋与舒大春两个人物。透过两个角色就对抗战晚会的表演节目排演及演出过程的回忆,以谈笑风生、幽默讽刺的方式,娓娓道出时下中国人的毛病与其面对的深刻命题。
《相声说垮鬼子们》的核心议题在于"中国人的毛病"。其时空背景建立在40年代的重庆,两位影射当代文豪舒庆春(老舍)、梁实秋的虚构人物"舒大春"、"梁小秋",突然被委员长亲点要上台表演节目,临时受命的两人在家中为了第二天的抗日募款晚会,排演了一段又一段的精彩相声。不料,上了台之后委员长却要两人唱段小放牛来听听,面面相觑的舒大春与梁小秋到底要怎么办才能渡过难关呢?
段子简介
《吐痰论》--吐痰是化解胸中的一口闷气,还是到处传染病菌?在生活中这个平凡的小动作,踩进隐藏在生命中深刻的轨迹。
《如果我是委员长》--天大?地大?人大?鬼大?仔细想想,果然是委员长最大。
《煎饼果子》--十五岁的那年,一位少年离乡背景到北京念书,起程当天,母亲亲手为他做了两套煎饼果子……坐上火车,他哪儿知道这辈子再也吃不到了。
《押宝》--黑幽幽的防空洞,躲了好几万人,没有人在哭,没有人在闹。面对日本鬼子飞机的轰炸,大伙儿都显得庄敬自强,处变不惊。黑暗中只听见庄家中气十足的大喊:通杀!
《演讲比赛》--当每提到一次委员长名字的时候,评审委员就开心地帮参赛者加分,等大家终于发现这个玄机,委员长已经淹没在大家的口水里。
《小放牛》--从说相声改成唱小放牛,只要舞台下头的人高兴,叫他们在舞台上打滚都可以。

《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五、《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全世界最精彩之中国语言剧场
藉由西餐厅秀场主持人,以相声形式从民国八十年代事事讲求速成的台北,民国五十年代初的电视文化,向上回溯到重庆抗战、五四时代,最后终结在八十年代北平的构造安排,以"相声"这一个正消逝中的传说表演艺术形式来反映现代社会中许多事物的消逝。
表演工作坊的舞台剧多年来以旺盛的原创力及精练的演出,说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从台湾巡回到世界,到处获得观众热烈的响应,被国际媒体誉为"全世界最精彩之中国语言剧场"。表演工作坊的剧场魅力原仅限于每一场演出当场的气氛,而此"剧场经典系列"的现场录像捕捉了短暂的片刻成为永恒的记忆。

《又一夜,他们说相声》
六、《又一夜,他们说相声》,儒、道、墨、法及诸子百家
《又一夜,他们说相声》是表演工作坊所创作的第三出相声剧,依循着《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和《这一夜,谁来说相声?》华都西餐厅的模式,这一次表坊透过两位西餐厅的主持人,一位补习班的老师,以及一位似真似假的思想玄学大师,将要带领我们探讨中国思想是否还存在的问题。由于全剧是以相声的方式呈现,因此中国思想中十分岸然的儒、道、墨、法及诸子百家,全部被趣味式的语言及虚拟人物所颠覆。
《又一夜》共有五段,开始是以华都西餐厅作为序场,两位新生代的优秀演员赵自强、冯翊纲扮演西餐厅的两位主持人,他们将介绍一位中国思想玄学大师做特别来宾,但大师未出场,最后却引来大师的徒弟,这位徒弟是一位补习班的老师,由第一次演舞台剧的卜学亮饰演。序场结束后的第一段是以虚构的孔子第七十三弟子为主题来发展。第二段则是以同样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活在今天台湾的老子,在看尽世态的无奈后出国,行前还在海关留下五千字。第三段则是以一位坚持师法古圣贤,依循古法才能解决现在问题的人物切入中国人的各式狂想。最后一段以阴阳五行,人人不懂、但人人却信奉的主题来说明阴阳家已深植所有人的心中。

《台湾怪谈》
七、《台湾怪谈》,人格分裂的人的故事
是一出由赖声川导演,李立群独角演出的大胆尝试。在台上,一个经常散神、岔题的说书人正在说一个关于一个人格分裂的人的故事。在融合单口相声、说书、对口相声、KTV、舞台剧表演的风格中,李立群一晚的单人演出,描绘出当代台湾怪象与乱象。除了独角演出中滔滔不绝的艰度外,演员必须精确配合由杜可风拍摄的影像表演,在戏长两个小时的过程中,毫无冷场。此剧演出后,亦发行实况录像带,也和《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和《这一夜,谁来说相声?》一样,迅速成为白金唱片。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