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李雪顺见过何伟的父亲。在长江师范学院的台阶上,他们站着聊天。他已不记得当时聊了什么,但有一句话记得很清楚,何伟父亲说:我知道,我的儿子有一天会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家。
离开涪陵后,何伟开始了他的作家生涯。他开着一辆吉普车在中国四处游荡。北京三岔村、浙江丽水和深圳都成为他观察中国到样本。他喜欢写小人物,农民、打工者、小店主、脱衣舞女……他总能发现“身边不知道的美”。而后,陆续出版了《甲骨文》《寻路中国》《奇石》等“中国的三部曲”一纸风行,成为非虚构写作的标杆。
2007年,他觉得中国故事写的差不多了,决定去更有吸引力的地方。埃及和叙利亚,二选一,最后去了埃及。这些年,人们不时在《纽约客》上读到他的埃及故事。他依然喜欢写小人物,还写了一篇在埃及的中国内衣商人的故事。
何伟可能是天生的记者。他有一个小本子,随时掏出来记东西。他的老朋友黄小强,20年前的梦想是“有一个房子、一辆车。”如今,已换了5辆车。黄小强开着新买不久的越野车来见何伟。何伟赶紧掏出本子记下车的品牌和型号。与人聊天,有时像在采访。他问黄小强老婆:以前的生意怎么不做了?为什么要做建材?最近几年去过哪些地方旅游?最远去过哪里?……这是他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田野调查大法”——他父亲是一位社会学家。所以,他的作品与众不同,既有社会学的视野,又有文学的趣味。
一个拥有普林斯顿和牛津学位的“精英人士”,如何能和清洁工、农民、小店主做朋友?这让人好奇。何伟说:“因为我是一个外来者,这已经很神奇。在美国,是不是也会如此,我不确定,但我总是觉得他们很聪明、很有意思,乐意跟他们打交道。”
也许他是真心的。2007年离开中国之前,三岔村的朋友为他饯行。一上桌,大家就开始哭,整整哭了3个小时;每年,他都会给学生们写信;20年后重返江城,当年的朋友,都一一拜访。他还去了神父家,神父已去世多年,他的侄儿继承了衣钵,当天不在家。侄儿媳妇接待了他,提起何伟,连说“晓得,晓得,写过一本书嘛”。当年,他每周都要去看一次老神父。他指着天主堂外175米的三峡蓄水标记说:“涪陵是个古城,以前这个巷子很长,后来都拆掉了。”
何伟没有想到自己在中国有那么多粉丝。所到之处,讲座场场爆满,每个签名者都想跟他聊两句。在涪陵白鹤梁博物馆,解说员听说他是《江城》的作者,惊叫一声,马上找来一本《江城》请他签名。他很淡定,一边签字一边问:游客多不多?门票收入有多少?游船一般停在哪里……走到哪问到哪,这可能是 “职业病”了。
他们在一个度假村参加了“中国式”的师生聚会。30多位同学从全国各地赶到涪陵。喝酒、聊天、唱KTV。何伟没有唱歌,但坐到很晚。他给大家看自己的家庭照片。亚当带来了当年的纪念册,里面有学生用中英文写的十四行诗。亚当的中文还是不太好,话比较少。但聊起当年往事,他就中英并用,滔滔不绝。
据说,《江城》即将被搬上荧屏,何伟知道此事,但并不关心。大家推荐贾樟柯导演。他说:“哦,我看过他的电影,很棒。但他可能不会对我的书感兴趣。”有人给黄小强打电话,让他来演自己。他笑道:“开啥子玩笑,当年才20多岁,现在老都老了,咋可能哟!”
现在,长江师范学院已搬到了江对岸的新校区,老校区人去楼空,杂草丛生,异常安静。何伟和亚当悄悄回了一趟校园,看了看曾经的宿舍和小卖部的熟人。这些年,常有人带着《江城》来学校探访、参观。他们住过的那栋视野极佳的宿舍楼,藤蔓缠绕,残破不堪。涪陵在变,与当年相比,许多事情已不再稀罕。窗外,长江依然奔流。
Q&A
1. 当初为什么离开中国?
在中国非常舒服,但太舒服对一个作者不好。所以先回了美国,后来又去了埃及。我们看待埃及的perspective(视角),有的是美国的,也有好多是中国的。
2.听说你会来中国定居?会选择哪个城市?
可能是重庆或者成都,但是还要看情况,跟老婆商量一下,最好是可以在内地。我在北京呆了8年,这就够了,我也觉得北京、上海不能代表中国。
3. 中国的故事没有当年那么有戏剧性了?
实际上好故事挺多。我也经常告诉美国年轻的作家,如果对中国感兴趣,现在的机会也很不错。20年前我来的时候,当然是好,但是30年前可能也是好的,现在也是好的,时代一直在变化。
4. 现在你对中国的什么题材感兴趣?
现在中国有意思的是,教育、宗教、文化,我觉得这可能比经济有意思,90年代可能不是这样。
5. 你打算一直写下去吗?
对。如果不写的话,可以当老师,但我现在还不想。还有好多东西想写,没那么多精力。在美国有很多创意写作课程,中国今后可能也会有。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