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鬼(明清史研究团队原创作者)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论是谁家的天下,对于老百姓来说,能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拥有1316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清代的疆域极其广阔,居民众多,各地的饮食习惯也各不相同。那么在离我们最近的清代,中国各地的普通百姓都吃些什么呢?
在帝国遥远的北方,作为一个流放犯人的所在,宁古塔的自然环境十分严苛,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天寒地冻,而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他们依靠什么度日呢?在宁古塔,康熙以前稗子(一种类似稻谷的野草)是这里最奢侈的粮食,而普通的百姓只能依靠小米度日,因为当地人认为小米吃了能增长力气,才能更好的干活,同时在宁古塔,由于大多数人都是用的是木制餐具,谁家要是有一件瓷器,就被奉为瑰宝。
由于在极北之地,能够得到的调料也是非常有限的,只是在多洪屯这个地方出产一些蜂蜜,但这些甜食只能是上层人物食用的,其他人见都见不到。而更为重要的食盐则需要去和当时的朝鲜王国进行交易才能得到。每年的十月份,会有专门的马队前往三千里之外的破败的朝鲜王都,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跋涉才能换回食盐。
(用宁古塔所产粟制作的黄米糕)
而当地的满人得到食盐之后,就高价卖给汉人,汉人没有购买能力,就只能自己制作“酸虀(ji)水”,就是将各种蔬菜在霜冻之前,细细的切碎,然后放在大缸里面,用水浸泡,然后再用火烘烤,慢慢的里面的蔬菜就变成了浆水,也有了一些咸味,可以稍稍替代食盐。
离开遥远的北方回到人间天堂般的苏州,这里的气候适宜,人们相对生活富足,甚至乾隆皇帝以为富庶的苏州人一天要吃五顿饭。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在当时的苏州,普通的人们一天也只有三顿饭,早上多食用各种粥类,中午吃上一顿米饭,而晚上把中午剩下的米饭,用开水一泡,就又成了一顿晚餐。
而苏州之所以传出五顿饭的谬误,也多是因为苏州的饮食太过精致,在上层人家除了正餐,还会有一些类似下午茶的小食,但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素雅,因为当时的苏州人喜欢吃多脂肪的肉类和其他油脂较重的食品,并且在饮食习惯中喜欢多用五香粉和大量的白绵糖来去除食物中的腥膻味道。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