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问答神州》之黄洁夫下集实录:
两岸器官移植合作遭受质疑
吴小莉:明明现在中国内地已经是不够用了
黄洁夫:有时候我们的器官是浪费掉的
体制内的“敢言派”,谏言医改
黄洁夫:现在我们老是说要办全科医学院,我想是很好的笑话
公立医院如何回归公益性
黄洁夫:我们现在国家的,没有一家真正的公立医院
吴小莉:你觉得看到问题,你就应该要处理,当时压力也是很大的
黄洁夫:你不能接受我,我最少还是个医生
问答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
李睿说:你看医院不是公立医院吗?错了,所有的医院,你记住一点,全是私立医院,科主任就是包工头,院长就是董事长,知道了吗?就是以董事长制度为领导下的中国公立医院。
主持人:近期,一则名为“新东方名师李睿医生教学生收红包”的视频在网络广泛的传播,曾任泌尿外科大夫的李睿,曾经登上多家考研机构的讲台,他在讲台上大谈“在医院中如何收红包和赚外快”。2014年的12月10日,国家卫计委指出,“医生李睿是行业的害群之马,有损于广大的医务人员的形象。”不过,也有网友吐槽说,李睿是“中国好声音”,或许他说出了看病贵的真相,只希望医疗痼疾,不要被道德指责所掩盖。2015年,深化医改已经步入了第六个年头,在基本的医疗保障实现了全民覆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的成果的同时,公立医院的改革,却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公益性被营利性削弱。对此,一些医卫组的政协委员在2014年的两会上,就多次呼的吁政府要增加卫生事业的投入,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然而全国政协常委黄洁夫在两会的媒体开放日,却开出了“药方”强调:改革的关键,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的改制改性。
吴小莉:您特别强调希望社会的资本资源能够进入,可以举例跟我们说明吗?
黄洁夫:我觉得是这样,所有的医院,包括私立医院或公立医院,不管你是哪个国家。
吴小莉:都有公益性?
黄洁夫:都有公益性,不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才有的,所有的国家都是一样的,所以要回归公益性,医院和医生,他是不能跟经济上直接挂钩的,说你要说盈利,要不断的把它的利益最大化,那就不叫医院。严格的说,我们现在国家的,没有一家真正的公立医院。
黄洁夫:我刚才讲的高雄的长庚医院,是最好的公益性医院,我去了很感动,所有的肝癌的病人,他都是有一个人全部的跟踪,他的哪一期,在化疗,在放疗,在手术,现在在什么情况了,所以老百姓他到长庚医院的话,他首先就找这个部门,由这个部门介绍到不同的专家,不同的部门去进行治疗,所以它特别完善,特别人性,特别科学。
吴小莉:因为它要服务好,它要口碑。
黄洁夫:它要服务好,它不好服务,我不找你长庚医院,而中国就没有这些事情,它所有的医院都是病人太多了,我根本不愁这个事情,所以我想我们要真正的办成医改的,我们必须用好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同时也用好政府的有形的手,这个我们的医改才能成功。可是我们现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间,有一种想法,就是说这个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作用,不适用于医改,是吧,你听到这个言论了吧,所以如果在这种精神的桎梏下面,我们医改很难迈开步的,因为国家这几年在医改的投入是很大的,可是国家的财政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我们把医疗服务,全部是作为一种免费的,全部是把这个需求全部释放出来,这个是个无底洞,是匹脱缰的野马,因为每个人都想长寿,都想活得超过100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稍微有一点病痛,得到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医疗,最好的药物,最好的设备,我想这个是人们的追求,如果我们有一个好的制度,把政府这个有形的手,能够界定好,哪些是能够政府能够承担的,哪些是应该叫社会去做的,如果这个地方处理不好,那医改总是个很难的事情。
吴小莉:您应该听过一句话,就是全国人民上协和,不到协和心不死?
黄洁夫:对,所以这个就是很悲哀的一个问题,我们走向市场经济了以后,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用计划经济的方法,所以就变成了,现在是很多打不开的结。所以我讲医改中间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充分的发挥900万医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是做医改的设计者,推动者,执行者,这个医改才能成功,如果我们把医改的医护人员,放在不是作为主力军,而是作为改革的对象,那这个医改就很难成功。
同时我们现在这公立医院处于一个什么情况呢,很多科室、人员是重重叠叠的,像我在协和医院,其实我们很多这个科室中间,教授、副教授基本上把科室占满了,其他的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其实应该是住院医生最多,然后是主治医生,然后是副教授,然后是一个教授,这是一个正常的体制,那我们现在不是。
吴小莉:因为是公立医院给予的这种单位或者是保障最高,所以这些高级人才都愿意集中?
黄洁夫:集中,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多点执业也好,把医生变成这个,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也好,都是一些纸上谈兵。人员病了呢,都是往高级的医院,大的医院流动,那这样的话,就变成大医院就是门庭若市,下面的基层医院是门可。
吴小莉:门可罗雀。
黄洁夫:门可罗雀。这个中间涉及到很多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的医疗卫生改革,不但是经济学,更多是人才,医生要往哪儿去,这个医学教育是一个连贯性的,可是我们现在是脱节的,我讲个很好笑的事情吧,全科医师,现在我们老是说多培养全科医师,要办全科医学院,我想是很好的笑话,医学院它从来就是全科的,就包括我做学生的时候,就是全科,然后是毕业后。
吴小莉:分科。
黄洁夫:再分科,再走向专科医生或全科医生,全科医师香港叫做family physician(家庭医师)。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