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伍的人
这个人教育年轻人多学习,少搞运动,他眼中的国家也该如此。
江泽民在罗马尼亚期间走访了各大城市和乡村,在他刚刚写完第二份考察报告之后两天,一架飞机坠毁在内蒙古温都尔汗。乘坐这趟飞机的是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妻子叶群和儿子林立果等,“九·一三”事件发生。
在国内的人们困惑无助的同时,援罗总组长江泽民努力地在援罗工作中排除极左影响。当时的考察组中,有一些专家热衷于“文革”那一套,在罗沿用国内军队连、营、团的称谓,令罗方不解,甚至引来不满。江泽民发现后,告诉专家们其中引发的误会,及时进行调整。
援罗首个项目考察组汽车模具厂考察组在进行方案讨论时,产生了矛盾:彼此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服谁,甚至吵架、拍桌子。而罗方工作人员就住在隔壁。
得知消息的江泽民利用周末赶到考察组居住的小山庄。他跟考察组的成员聊天,散步。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和专家们吃烤鱼,有说有笑。后来考察组再也没有出现过吵架。他就这样化解了彼此之间的矛盾,成为公认的“做思想政治工作高手”。
江泽民喜欢接受西餐,罗马尼亚当地的特色饮食——山羊奶酪和玉米面做的食物,他都乐于尝试,但是对不能欣赏本地食物的同事的胃,他也努力照顾。
在罗马尼亚考察的一名童姓工程师遭遇车祸,撞掉4颗门牙,被送往医院住院。童不懂罗语,无法与医护人员沟通。江泽民为此特别编制了一份常用中罗文词汇表,比如“牛奶”、“茶”“喝水”、“去卫生间”,解决了童的日常生活需求。童不喜西餐,他就每天坚持给童送鸡汤。他曾为生病的同事到大使馆找咸菜,但没找到。
繁忙的工作让江泽民一度卧病在床。一机部对外组负责人张剑飞只得以组织的名义写信给他让他多休息。
1972年底,因为援罗考察项目得以出色完成,江泽明被调到一机部外事局工作;1973年3月,他成为副局长;两年后又升任局长。
对江泽民来说,对外援助是他不太熟悉的领域,但勤奋工作,不忘学习,与人团结,关心人才,是他在每一段工作经历中贯彻的几大要素。
在一机部外事局局长任上的江泽民制定了很多外事工作方面的管理条例和办法,从出国审查到礼品赠送,外事工作变得透明化、制度化。
见识了罗马尼亚值得中国学习的方面之后,江泽民建议一机部在中国驻外使馆派驻科技干部。这是一件创举。1974年,一机部向驻法英西德意大利和瑞典派驻了5名科技干部。他们在国外开展科技调研,搜集工业信息,给国内带来不少有价值的科技资料和科技发展动向。后来成为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就是当年“科技干部”当中的一员。
外事局工作期间,江泽民仍会尽量保护同事,1976年,各单位被命令“清查”参加“四五事件”的参与者时,江泽民尽力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早在武汉热工所工作时,有年轻人要去看街头派系武斗。江泽民劝告所里的年轻人,“不要上街,多学习钻研业务”。他还为所里的青年开办了英语和日语培训班。
武汉热工所其实是隶属于一机部的原子能设备制造所。核工程也是江泽民不熟悉的领域,为了尽快地熟悉专业,每天除了工作和运动之外,就是进行学习。
“他天天晚上在办公室学习到很晚才回来睡觉。他系统地读完了格拉斯登编著的长达300多页的核工程教程。”《江泽民同志在武汉热工所》一书中写道。
丁瑞芝是江泽民在热工所的老同事。在他眼中,江泽民勤于学习,善于钻研,是专家型领导。“每次出差途中,总看到他捧着一台在国外参加会议时买的半导体收音机,收听中央台的对外外语广播。”丁瑞芝回忆道,“他还总是利用出差的机会,尽可能多地参观、学习有关科技项目。”
江泽民在担任最高领导人之后,甚至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在一次访问智利的行程中,75岁的他用西班牙语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演讲。
在调任电子工业部后,江泽民同样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子学速成课程。他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透露,“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喜欢读书,我阅读与我工作有关的东西,一是机械,二是电子……在工作中学习是我的习惯。”
爱惜人才的江泽民曾经在一汽工作时,重用一位一直坐冷板凳的工程师—因为其父亲开了一间小商店,被认为是资本家。
“他父亲怎么样跟他无关。”在江泽民的支持下,这个工程师后来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多次获奖。
“江泽民本人不是最有才能的开发人员,但他了解和赏识其他人的才干。”库恩在《江泽民传》中援引一位与他共事的人的话说,“他挖掘出了每个人的潜能,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已经逐步转向成一个成熟的、带队伍的人。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