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整风
很快,王勇找他谈话,表示了三点意见:第一,他的问题发生在1972年5月中央19号文件(即《关于杜绝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走后门”现象的通知》)下达以前,不在退学范围内,可以不退;第二,同学、教师对他反映比较好,没有必要退学;第三,已学了一年半,再退回去对国家也是个损失。
既然这是组织上的决定,钟志民觉得心里轻松了些,但他又感到,“事情好像没有结束”。
这年11月,政治系的30名学生和部分教师,和江苏省委工作组一起,去江苏盐城的阜宁县帮助县委常委整风。期间,胡福明和钟志民一起,去了最穷困的五滩公社做社会调查。
当地收成低,征购之后口粮不够,农民每顿都用胡萝卜叶子裹一把米糠,做成黏糊糊的一团吃下去。很多时候,只能去借高利贷。“这和旧社会有什么区别?解放这么多年了,老百姓还没有得到温饱。”胡福明记得,钟志民当时掉下了眼泪。
在公社的小旅馆,他们坐在床上,促膝长谈。钟志民告诉胡福明,农民日子这么苦,他却走后门上了大学,心里非常内疚,一定要退学。
胡福明震惊了。他没想到,这个在他看来将来可以在理论上出成果的学生,竟然想要退学。回到县城后,他跟其他老师说了此事,大家都劝钟志民,有这个认识就可以了,还有一年半就毕业了,不如毕业后再好好为人民服务,去改变现状。
但钟志民的想法已经非常坚定:一定要退回去,而且退到底,当农民。
姚文元亲自写编者按
很长一段时间,钟志民都不知道,他的退学报告交上去后,有怎样的遭遇。后来,谷嘉旺从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人民日报》评论部,才了解了一些内情。
收到他的退学申请报告后,南大校党委认为这是工农兵教育的成功范例,有思想有境界,因此将他作为正面典型上报了江苏省,省里又上报了国务院。周恩来看了简报后批示:一方面认为钟是典型,反走后门很好,另一方面却又说他本人不应退学,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而江青和姚文元却从中看到,这是一个打击老干部的好抓手,立刻指示大力宣传钟志民。
1974年1月17日,南大校党委召开常委会,钟志民在会上汇报了自己退学的思想经过。他说,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在南昌二中当红卫兵时,认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是对的,现在他认识到这是错误的,决心要跟广大革命干部、广大工农兵群众在一起。
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钟志民的退学申请和姚文元写的编者按。编者按中写道:建议大家读一读《战国策》上《触詟说赵太后》这篇文章,看看触詟规谏赵太后不要溺爱自己的小儿子长安君的故事吧!
谷嘉旺后来在单位档案中看到了这期报纸的大样,他偷偷带回了家,收藏起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看到,钟志民的退学申请被编辑做了多处修改。
其中有一处,原文是:“我开始感觉到自己过去的很多想法都是不正确的,逐渐地认识到‘走后门’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编辑则加了:“‘走后门’这种做法,并不是一种合理的现象,并不是一种光彩的事情,而是极端错误的。”类似的大修改全文共有10处,均用黑色蝇头小字标注在两旁的空白处。
大样上,姚文元的编者按是用红笔写,洋洋洒洒整整一页,也经过多处修改。
出于谷嘉旺不了解的原因,编辑此前的修改并未派上用场,最后刊登出来的是钟志民的原文,一字未动。
成为典型
钟志民三个字,一日之内红遍全国。
19日,钟志民的父母给学校发来电报,表示完全支持儿子的行动。
随后,学校批准了钟志民的申请,并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向他学习。
八人一间的学生宿舍里,挤满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南京日报》等来自全国的记者。谷嘉旺和其他室友根本无法在宿舍里呆下去,直到钟志民离开学校,他都没有机会再跟他推心置腹地聊一次。
全国各地的信件雪片般飞来。在写信的人中,有一位也当过兵的南京女医生,对他的选择非常认同,后来成为了他的笔友,再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
南京市的高校、江苏省委甚至南京军区,都请他去作报告。“我一个人在上面作报告,下面几万个大学生,群情激昂。”
离开南京的那一天,是钟志民一生都记得的大场面。火车站里人山人海,大学生们来送行,过路的旅客听说这个“典型”真的要退回江西了,都纷纷过来看热闹。
胡福明受学校委托,送钟志民回家。在上海转车时,他们特意去了谷嘉旺家中吃了一顿饭。
到南昌时,已经是1月22日了。这一天是除夕。
节后,钟志民就去江西瑞金沙洲坝公社百花园生产队报到了。记者们也跟踪而至。村民们得知,生产队来了一个干部子弟,还是全国的模范典型。
但不到一个月,记者忽然销声匿迹。有一个与钟志民相熟的记者,向他道出了原因:反走后门运动已经被叫停了。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