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辽宁期间,为了了解实际进展,李克强曾照着记录本给上面实名登记的家庭打电话,一一询问:“你就业了吗?现在情况怎么样?”一位辽宁干部记得,在前往棚户区调研时,李克强会专门掀开垃圾箱,从丢弃的垃圾来判断居民的生活境况。“你糊弄不了他。”这位干部说。
李克强
在新世纪走到第三个年头时,国务院正式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定为我国的战略决策。2004年,被称为“东北振兴元年”。这一年,李克强走马上任辽宁省委书记,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外界更加瞩目:这位以实干著称的改革者,将为辽宁带来怎样的变化?
据辽宁省委工作人员透露,从2004年12月13日上任之日起,李克强就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全省调研活动。他的包里总是装着一张辽宁地图,仅用15天就跑遍了全省12个地级市和沈阳、大连两个副省级城市,“几乎是一天一座城市”。
此时的李克强正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谋划着辽宁的发展规划。“以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增长区域为目标”,“抓住‘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三个重点振兴辽宁”,这一大思路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要住房,找克强”
沿着一条狭窄、坑坑洼洼的小巷道,李克强疾步走进抚顺市一处名为莫地沟的棚户区。据说,这里已经连续5年没有人家娶新媳妇了。谁愿意把女儿嫁到这里呢?低矮破败的房屋密密麻麻连成片,没有公共排水、供热、供气设施,墙面随处可见巨大的裂缝,靠着木头支撑才勉强没有倒塌。李克强走进一户人家,当他握着户主的手询问生活状况时,发现即使在室内说话都呵气成霜。户主告诉他,已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因为房屋年久失修,屋内外温度相差无几。这天抚顺的气温是零下29摄氏度。
这是李克强上任的第12天。撇开手头纷繁的各项工作,他首先选择走进生活困难的群众中,从百姓最期待、最关心的事做起。
也正是在莫地沟,李克强目睹了近千居民共用一个简易厕所的情景;眼见一位老太太裹着棉被蜷缩在冰凉的土炕上冻得瑟瑟发抖;看到一家6口挤在二三十平米的陋室中,两个儿子都失业在家……眼前的景象让李克强又震惊又心痛,他对随行的工作人员说,政府有些困难,咬咬牙可以挺过去,可对于生活在贫困中的老百姓,有些困难靠他们自己是熬不过去的。
李克强清楚地知道,眼前的这一幕并非莫地沟一处独有。上世纪末中国改革进程持续推进,辽宁和所有传统工业省份一样经历了阵痛:大批工人下岗,很多人栖身于这些“棚户区”,成为城市中最贫困的群体,全省像这样的棚户区居民还有近百万人。
临别前,李克强向莫地沟居民承诺:“现在你们的房子都是东倒西歪、破破烂烂的,等我下次来,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住上楼房!”话音刚落,一位大娘高兴得直拍李克强的肩膀。李克强紧接着加重语气说:“要是实现不了,你们就都来骂我。”
4天后,投资超过180亿元的棚户区改造被列为辽宁全省的“一号民生工程”。“虽然我们的财力不足,但是已经到了下大决心的时候。”李克强对官员们说,“即使中央的政策争取不到,省、市的政策也要出台。”沈阳一位基层官员激动地说:“见亮了!”
不到两年时间,辽宁就拆除棚户区房屋1212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房1931.5万平方米,安置棚户区居民34.5万户、120万人,基本完成了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要住房,找克强”成为一句民谣在辽宁流传开来。
如今的莫地沟,旧貌换新颜,每个人都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从山东远嫁而来的谢素琴,因为不愿意让娘家人知道自己艰辛的生活,不敢邀请他们过来看看。“棚改”后,一家人搬进了55平米的新房,谢素琴第一时间给妈妈寄出晚了10年的家信:“今年过年,我一定回家看看您,也接您回来住几天。”这个曾经让女孩子避之不及的地方,也在喜庆的鞭炮声中,迎来了22个新娘。
据统计,李克强主政辽宁期间,全省共改造城市棚户区2910万平方米,被联合国人居署称赞为“世界奇迹”。
变“输血”为“造血”
“安居”问题解决了,这还只是第一步。辽宁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下岗失业人员多,就业再就业压力大,仅国有企业下岗并转人员就有178万,全省“零就业家庭”多达14万户、24万人。如何变“输血”为“造血”,不让困难户成为“等靠要户”,成为李克强思考的大问题。
在调研摸清“零就业家庭”的情况后,李克强当即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帮助这样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再就业。这些家庭和棚户区回迁居民是辽宁城市中比较突出的两个困难群体。李克强再三强调,就业再就业是解决困难群体生活的治本之策。
很快,李克强主持建起了一套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以政府为主导,从社会保险补贴、税收减免和财政收费等三方面,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大零就业家庭和棚户区回迁居民子女的培训,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确保一旦出现“零就业家庭”,在20天内要至少提供一个适当的就业岗位。
为了了解实际进展,李克强曾照着记录本给上面实名登记的家庭打电话,一一询问:“你就业了吗?现在情况怎么样?”一位辽宁干部记得,在前往棚户区调研时,李克强会专门掀开垃圾箱,从丢弃的垃圾来判断居民的生活境况。“你糊弄不了他。”这位干部说。
凭借真抓实干的作风,辽宁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的民生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7年,辽宁全省登记失业率比2004年降低了2.07个百分点。
打响“新辽沈战役”
这边棚户区改造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那边一场被称为辽宁国企改革的“新辽沈战役”也正式吹响号角。人们发现,作为战役总指挥,一向雷厉风行的李克强这次似乎显得更加急迫。
这种急迫当然是有原因的:2005年的辽宁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动力不足、包袱沉重、效益低下、市场反应不灵敏成为突出问题。还有一组数据引人注意:2004年,辽宁省地方国有企业共有4482户,其中国有独资企业2787户,占62.2%;股份公司134户,仅占2.9%。这说明绝大多数企业还未实行股份制改造和产权多元化。
有着经济学博士背景的李克强清醒地认识到,国企改革是辽宁的机遇。“条件具备、环境有利、时机成熟。一旦错失时机,辽宁将再次丧失发展的最佳机遇,并将为以后的改革付出更大的成本。”李克强斩钉截铁地说。
如同历史上任何一次“绝处逢生”的攻坚战一样,李克强义无反顾地作出了一次抉择――向产权“动刀”,其背后蕴藏着的是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之变。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除少数大型煤炭企业外,所有的地方国企都参与改革。特别是地方国有大企业,以股份制改造为重点,放开国有资本股权比例限制,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吸纳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资入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新辽沈战役”无疑让许多国有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演绎出新的传奇。其中,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在改革中与央企中国建筑材料公司和民营企业进行重组,成为一个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新企业。“沈矿”原来为中国建筑材料公司制造生产装备,曾是该公司的一个采购对象。重组后,中国建筑材料公司相关的制造生产资源向“沈矿”整合,“新沈矿”被打造成我国最大的矿山机械生产基地,而中国建筑材料公司也向“上游”装备制造前进了一大步。
截至2007年底,辽宁40户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和21户国有大型非工业企业改制面均达到90%,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国有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爆发力开始显现。
此外,李克强还从辽宁实际出发,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促进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组织实施了100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和100个工业调整项目,使得一批高技术名牌产品脱颖而出,一批创新型企业迅速成长。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