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地域歧视:中国社会的毒瘤

www.sinoca.com 2012-02-22  中国新闻周刊


  2.承受最著名歧视的上海人

  世博会是传播中国的契机,也是改善上海形象的良机。上海人正在悄然改变,而外界对上海人的印象却几乎原地踏步。当下中国,最著名、最持久的地域歧视,不是针对河南人、北京人、广东人或东北人,而是针对上海人。

  长期以来,上海在作为奇迹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被当作笑柄。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王昊青觉得,她从小生活的这座城市一直陷于角色错位。

  早在计划经济时代,那些去过“大上海”的国人大多有这样的经历:像搬运工一样扛回大大小小的日用品,顺便捎回的,是对上海人的矜持、排外、自以为是的抱怨。

  海派女作家程乃珊告诉《记者》记者,她一直不明白,“上海人负担着全国1/6的税额,然后人均只住着两个平方(米),为何外地人对上海人心存偏见?”

  1990年,电视连续剧《渴望》在全国尤其北中国曾达到万人空巷的热度,而上海人对此却极其不买账,因为剧中唯一一个反面人物,就是以上海男人的形象塑造的,而且名字就叫王沪生。

  若干年后,《渴望》的制作人郑晓龙接受采访,说起这部电视剧的创作缘起——当年跟王朔等几个朋友呆在一块儿“捏故事”,在王朔的主导下,刘慧芳这个人物出现了,集中国妇女所有传统美德于一身,女主角得有男的陪衬吧,于是宋大成这个好人和王沪生这个坏人就出现了。起名字的时候,大家说,“这坏人可不能是北京人”,于是,就叫王沪生了。

  扮演王沪生的演员孙松说,自己演完这个角色后一度处境很尴尬。“走到哪都有人指指点点,在火车上都会被阿姨边打边骂。当年我在上海演出时,偌大的体育馆没有人为我鼓掌。”

  自《渴望》之后,影视剧、春晚小品等场合出现的上海人形象,也多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一类的典型。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张结海曾以热播的电视剧《潜伏》为例,其中一个情节是行动队队长马奎的上海太太给客人吃发霉的点心。他觉得这也属于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他的观点很快被媒体以“学者指《潜伏》丑化上海人”一类的火辣标题刊发,引起新一轮的热议。

  发生在上海青年刘翔身上的故事值得玩味。当刘翔横空出世,并成功塑造出一个偶像形象,公众不觉得他是典型的上海人,反而认为他是“异类”;当北京奥运会上刘翔黯然退赛,被许多人视为“怯懦的逃兵”,一种很有市场的评价又风行起来:到底是上海人啊。

  被“妖魔化”的上海人,大多一笑置之,只是某些时候的某些人群,会有烦躁和不理性突然爆发出来,并多次激化成网络热点事件。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教授援引有关调查数据,认为上海人素质偏低,与国际化大都市形象不符,部分市民排外现象严重。他不曾想到,自己的发言在网络上引发一些上海人的愤慨,声讨甚至谩骂滔滔袭来。

  无妄之灾也降临到上海文化商人李大伟的头顶。他不断接到陌生人的电话,“基本就没停过”,其中绝大多数开口就是谩骂。李大伟有点晕头转向,后来才搞明白,《新民晚报》社区版重新刊发了他四年前的一篇专栏文章,题目是《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文中如下一段话激怒了一些上海人:“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

  有人致电报社和宣传部门抗议,有人直接在网络上回击,《新民晚报》所属的论坛也曾遭受恶意攻击,而当事作者和编辑更是被“人肉搜索”。

  从小在上海出生、长大的李大伟有点诧异,他没有想到骂他的人大多数不是老上海人,而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许多人的上海话也说得并不地道。

  那篇文章被缩编到报纸上,又被摘取到网络上,不断被断章取义,最后直接称了一句“说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这让某些人心中积郁的怨气找到了发泄的出口。“年轻人一看到那句被放大的话,立即热血沸腾,有的没有搞清前因后果,就开口大骂。”

  李大伟经营着一家很有名的茶馆,“上海话事件”中,他很担心发生过激行为,比如有人上门闹事。但事实表明,他多虑了,那些谩骂者不过只是躲在暗处发泄一下。“上海话”事件最直接的影响发生在当值见习编辑周小姐身上,因为某些官员也对这一事件表示震怒,致使周小姐被调离原来的岗位。

  一位网友的评论对此现象感到诧异,开埠以来海纳百川的上海,怎么连一句调侃都承担不起?他觉得“上海话赢了,上海输了”。

  最近的一次关于“歧视上海”与“上海歧视”的著名公共事件,发生在2009年12月23日早晨,上海电台动感101《音乐早餐》直播中,主持人晓君和小畅在播放音乐间隙用上海话调侃。一名听众发来短信称“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晓君在节目中回应:“⋯⋯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以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3.“匪气十足”的东北人

  2005年1月17日的《北京娱乐信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北京市无业人员方某苦觅工作干了两个月后却未得一分报酬,心里不平衡的他便起了抢劫的哥司机的念头。为了达到抢劫、唬住的哥的目的,方某苦学东北话,结果他学得一口纯正的东北话。作案时,他便谎称自己是东北人,用匕首和东北话唬得司机乖乖地拿出钱来。据悉,方某在两天内抢劫“的哥”十起,抢得1400余元,被抢劫的的哥只有一人报案。

  本地人非要冒充外地人进行抢劫这倒是一大新闻。但为何偏偏要冒充东北人进行抢劫呢?显然在方某看来,东北人代表着野蛮与犯罪、代表着违法乱纪。这恐怕对东北和东北人的偏见与歧视所造成的,对东北和东北人的偏见与歧视就是对东北的一种社会记忆:东北人和东北话是懒惰、野蛮、粗俗、匪气的象征和标志,东北人的形象是野蛮和粗俗的。

  早在2002年6月,北京本地某报6月19日的一则报道让在京所有的东北人犹如掉进冰窟。报道称,在亚运村大屯地区北顶村,由于频频发生由东北人制造的恶性治安案件,当地有关管理部门不客气地对村内所有东北人下达了“逐客令”。此事被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虽然事后很多东北人又陆续回来了,但社会上有关“地域歧视”的争论仍在继续,尽管许多人相信,东北人在北顶村的遭遇只是一个偶然和个例。

  从历史角度来看,东北人的土匪形象在民国前后形成的。东北战乱连年,社会经济依然十分落后。比如最能代表经济状况的城市建设问题,吉林“最早的城镇是船厂,它是清朝为皇家造船的集镇,由造船、屯兵带动了其他产业、服务业,直到1930年才由当时政府正式命名为‘吉林市’的。长春市是原名为‘宽城子’的一个小镇,被伪满洲国定为国都后,才形成城市雏形。……与其他城市比颇为逊色。”那时东北还常有土匪、马贼侵扰民众,他们“多则千余人,少亦数百人、数十人不等。肆出绑票,民不聊生。受害者控于有司,不为理,控于日,不得直。地方官欲按其罪,惮其为外人用,不敢动。外人亦曲庇之,俾地方官法令不能行。”而且当时掌握东北军政大权的军阀张作霖也是靠土匪起家。因而那时的东北在关内人心中,依然是一个贫困落后、土匪横行、野蛮粗俗的地方。

  从古代到民国时期,东北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个荒芜落后、土匪横行的地方,提到东北,人们就会想到一个土地荒芜、生活困苦的蛮荒之地,这个时候的东北人给人的印象都是好吃懒做、一身匪气的。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文革时因不堪忍受屈辱而自杀的北大学者教授(图)
下一篇:卫生所反复用针筒 致广东紫金近200人感染丙肝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