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寻根 观念大不同
近年来,美国华人掀起回中国寻根热潮。每到夏季,华裔青少年寻根团陆续飞往中国大陆,让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孩子回到父母的祖国寻根。与此同时,一些移民美国多年的华人也开始回乡探亲,满足多年来的思乡之情。
邱辛晔表示,他的感觉与寻根的人恰恰相反。他说,许多华人感到“失根”,是他们太讲究“落叶归根”,对家乡的感情太强烈。华人的根究竟在哪里?人的根实际上“是文化,是传统”。他的想法是“落地生根”。他还写下诗句,表达自己的心境。该诗的最后两句是:“故国长辞去,美洲开我宗”。他说,别人是祖宗在哪,根就在哪。他的观点是,子孙在哪,根就在哪。他说:“根不要跟着祖宗走,而是要跟着儿孙走。我们的儿子、孙子将来都是美国人”。
许多华人存有过客心态,对当地小区不关心。他说,这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华人小区的人数明显减少,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他认为,很多华人实际上已有身份,但是不想登记。他们“人在这里,心在中国”,就像关羽一样,“身在曹营心在汉”。
子女婚姻 成文化指标
对子女婚姻的态度是检测华人父母接受美国文化程度的一个指标。黄琼华说,过去华人在美国受到种族歧视,地位低下。由于排华方案的限制,华人不能购置房产,不能做联邦雇员,也不能与白人通婚。许多华人只好回到中国结婚,也有的华人与非洲裔通婚。
美国白人实行一滴血政策。“如果白人祖先与黑人通婚,那么后代就是黑人”。华人也是一样。这些华人与黑人混血的子女也很难找到华人配偶,只有和黑人通婚。最后,他们就融入黑人小区中。她曾经见过带有中文姓氏的黑人,感到很奇怪。这名黑人表示,他在华埠出生长大,但是父母让他在杂货店后面工作,“不让外边人看到”。黄琼华说,许多华人父母希望子女和华人结婚。但是,住在美国中西部的华人就很困难,同学和邻居都是白人,子女交的朋友也都是白人,于是家长很紧张。有的父母甚至把子女送回中国大陆,希望交个中国朋友。
福州籍移民郑杨超说,她的乡下同学基本上都来美国了,福州城里的青年人都留在当地。她现在很少与同学联系,因为没有共同语言。她透露,在美国读大学时,也有白人同学喜欢她,但是遭到父母的反对。她说,比较理想的男友应该和她的情况差不多。
金晓春说,有的华人父母只接受中国文化。如果女儿找个白人,会受到家长排斥。“如果女儿找个西语裔或者非洲裔的对象,那就要父母命了”。他曾经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十几岁的华人女孩找了一个西语裔的男友,父母知道后,把女孩押送回中国。“有的父母甚至因子女找外族裔的朋友而与子女断绝关系”。他说,一些西化的家庭在家只讲英语,交的朋友也都是美国人。因此,他们的子女将来会和白人结婚,不会找中国男友。有份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美国出生的华裔女性和外族裔结婚的比率占到59.5%。
中国崛起 华人渐自信
黄琼华认为,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华人子女为了融入白人社会,不讲中文,只讲英语。有的华人家长给孩子带米饭便当,但是孩子不要,因为吃米饭会被同学耻笑。但是,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掀起民权运动。受其影响,亚裔开始觉醒。他们开始相信,“黄皮肤就是美,吃米饭是正常的”。
华人的意识随着民权运动逐渐觉醒,也认识到,“语言也是人权”。纽约华埠曾经出现“义和拳”组织,反抗英语的强权。中国崛起后,美国华人开始恢复自信,拥抱中国文化。过去20、30年,中国大陆新移民涌入纽约华埠,主流社会出现一波又一波的中文热,加上中国经济起飞的大背景,中文成为主流语言。“但是,大多数研究华人的学者不会中文”。
她说,华人子女都有个自我认识的过程。她的女儿在美国中西部长大,同学都是白人,女儿也认为自己是白人。“她的学校请我去演讲,女儿装作不认识我”。后来,女儿参加学校演出,扮演一个角色,被同学认为“有外国口音”。实际上,她女儿的英文很地道,但因为肤色的原因,被认为具有戏中角色的口音。这件事让她的女儿出现华人意识,承认自己是华裔,要求参加华裔俱乐部。“女儿后来想通了,世界不是白人的世界,世界的规则也不是白人订的”。她认为,华人子女的族裔觉醒很重要,人人都要过这一关。
梁志英(Russell Leong)是美国出生的第三代华裔,家族来自广东新会。他目前是洛杉矶加大(UCLA)英语系副教授,教授小说和诗歌写作,出版过多部小说和诗歌,并担任该校的亚美学报季刊编辑长达33年。他认为,“人的根实际上是心理上的想法,不一定要有一个物质载体”。
在旧金山华埠长大的他在1984年第一次回到中国,参加中山大学召开的海外华人文学会议。“看到那么多人讲中文,觉得讲中文并非低人一等”。他认为,美国华人小区与中国密不可分。中国强盛后,美国华人在经济、政治上的地位逐步提高。“回到中国后,我觉得自己是个华人,也是个美国人”。
抗拒同化 “我的唐人街”
梁志英在15岁时出版《我的唐人街》画册,描写旧金山唐人街的情况。他说自己具有“小村意识”,把唐人街视为自己的故乡。“每次到外地出差,我都要打听当地有无唐人街”。然后,他就去当地唐人街买酱油、醋、面条和茶叶等。“吃过一碗面条,感到很满足”。
香港学者蔡昌认为,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是华人对抗同化的一种方式。他把移民融入新社会粗略分为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两种模式。前者指少数团体采取多数团体或主流社会的价值和行为标准,最后被多数团体所吸纳;后者则是各族群彼此适应,共同生存。
在日常生活中如购物、娱乐和语言沟通等,“华人移民主要在自身族群圈子里,造成华人一直独立于主流社会”。不过,近代社会逐渐舍去上述两种融入模式,改而提倡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赞成社会应具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应予保护”。他指出,多元文化社会加上文化融入和身份认同因素,都会衍生华人的“失根、寻根和重根”的身份追寻过程。不管是经过同化、顺应或多元文化移民,还是变成落地生根的居民和落叶归根的旅人,大多会经历过被主流社会排斥的痛苦。他认为,“未来的地球村将更会是一个移民的世代”。事实上,推动多元文化和共融文化会是走向文明世界的愿景。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