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志愿军分批启程回国。一天,他来到朝鲜的成兴北道市沙里院大街,人山人海,他远远看到一队朝鲜人民军正簇拥着两位志愿军走了过来。他判断“有好事要发生”,赶紧挤进人群,寻找合适的拍摄位置。这时,他发现身旁停了一辆朝鲜人民军的吉普车,到车顶拍照将是个不错的选择。他当即向司机讲明情况,得到了许可。于是,题为《欢送志愿军回国》的照片“一拍而就”。
“照片中挥舞着鲜花、情绪饱满的志愿军被高高抬起,昂首向前。整个欢送场面气氛十分热烈,表现了两国人民和军队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鲜血铸就的胜利喜悦。”吕厚民坦承,这幅作品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关键是找到了一个居高临下的好角度。
好的影像是全球通用的语言。这张照片先后斩获德国摄影银牌奖、前苏联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古巴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一等奖。
在古巴的这次获奖是在1963年。正陪同毛泽东在杭州的吕厚民接到北京的电话,告知古巴邀请他前往访问一个月。
吕厚民想出外见识见识,立马向当时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请示。汪东兴拿不定主意,向毛泽东报告了此事,结果顺利地得到了首肯。
“我当时是一个普通干部,一个摄影记者,在主席身边工作时间也不短了,他也没怕我泄露机密,出去以后会被敌对势力策反,收买了,被拐跑了。应该说,领导对我很放心。”吕厚民很感激毛泽东对他的这份信任。
在古巴,吕厚民参观了工厂、农村,游览了风景名胜。回国不久,他跟随毛泽东坐专列去了江西考察。
散步时,毛泽东问起吕厚民在古巴的见闻。当时,吕厚民刚给新华社写过内参,汇报他对古巴各方面的了解情况。毛泽东一问,他自然对答如流。旁边的人还告诉毛泽东,吕厚民这一行收获不小,拍摄了好几百张照片。毛泽东更来了兴致,笑道:“吕厚民,你还不错嘛,短小精悍。”
与毛泽东相处的12年,吕厚民赢得了这位伟人足够的尊重,他们合影共计有5次,还给吕厚民签名留念,甚至在“文革”期间帮他安排工作。
从毛泽东逝世到现在,每年的9月9日毛泽东的逝世纪念日和12月26日毛泽东的诞辰纪念日,有时间他都要去毛主席纪念堂表达哀思。
美籍华人王威曾著文说,2004年,吕厚民在纽约曼哈顿举行影展,他们之间有过一次畅谈,内容涉及对毛泽东的评价。
吕厚民告诉他,毛泽东的功绩在于推翻了几千年压迫劳动人民的旧制度,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把帝国主义势力清除掉。确实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光明进步的全新面貌,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没有这个阶段,后来的一系列发展都不可能。
吕厚民坦言“文革”中也受到了冲击,吃了些苦,还被扣上“毛主席身边的定时炸弹”的罪名。但他认为那是个人的事,要客观地看待整个历史。
王威还记述了吕厚民对毛泽东个人生活的回忆:“毛主席的生活并没有享受到什么个人特权,他的家庭和子女,也是普通老百姓。主席的孩子穿着普通衣服,和其他同学一样住校。子女买蚊帐到学校去用,也是拿着国家分配的布票,到街上去买。我们随主席出差到外地,临走时也要付钱付粮票。他过生日请我们工作人员一同吃个便饭,最多也就是吃个红烧肉,哪里有现在的大龙虾鱼翅鲍鱼的……”
这样的声音让王威起初有点不太适应:“我是第一次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纽约,听到这样勇敢坦荡的从正面评价毛泽东的声音,钦佩之余,不禁有些吃惊。”图二:1953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归国观光时拥抱毛泽东。
积淀:艺术和生活上双向“开弓”
穆青说:“他是一个真诚面对生活的摄影家”
“如果把吴印咸拍摄的为八路军指战员做报告的、穿着打补丁裤子的毛泽东的照片,埃德加・斯诺拍摄的站在窑洞前戴着八角帽的毛泽东的照片,郑景康拍摄的戴棉布帽、望远方的毛泽东的照片,陈正青和侯波拍摄的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的照片,与吕厚民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毛泽东的照片并列起来,人们会看到毛泽东形象的变化。”李树峰把吕厚民的创作放到一个整体背景上进行考察。
他说,这些照片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袖的精神风貌,也折射着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直至执政的历史,它们在诞生和广泛传播的各个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中起着巨大的精神引领作用,在国内和国际社会上是强大的宣传武器。
吕厚民是其间的重要一环。
“先生风范儒雅,胸怀豁达,积极,德高望重。论其功业,殊可表述,影响甚广。”摄影家于云天对吕厚民心怀崇敬。
在摄影界,吕厚民被尊称为“吕老”,这基于他的艺术禀赋与人格魅力,基于他在艺术和生活上双向“开弓”,积淀着自己的人生。
读吕厚民的摄影作品是一种享受,读他的摄影评论文章也是一种享受。这位曾经的小学教员,自然有着“先生”的架势。
他为专事拍摄仙鹤的影友写评析文字:“鹤翔――那种‘俯瞰九江水、旁瞻万里壑’的境界;鹤鸣――那种回荡九皋,‘声闻于天’的震撼;鹤舞――那种‘三山碧落不归去,且向人间呈羽仪’的仪态;鹤立――那种‘幽闲靖节性,孤高伯夷心’的高雅……作者向我们展示了鹤的神奇、圣洁,让我们人类自渐形秽,倾心向往。”
这样的运笔和用典,不仅让人对他所力推的作品“倾心向往”,也对文字本身“倾心向往”。
有影友致力于捕捉故乡的风景、民俗和社会百态之中的瞬间之美,誓把家乡的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吕厚民觉得这个路子走对了,吟咏清代女诗人郭六芳的诗句以示赞许:“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这样的鼓励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而又恰如其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