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访中国首个矿用避难所:地下400米的诺亚方舟(图)

www.sinoca.com 2011-05-05  外滩画报



  地下48小时生存试验

  4月8日上午10:15,为了验证永久避难硐室供氧系统运行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实时监测到的各种参数变化情况及规律,避难硐室进行了48小时载人试验。此次试验以16小时为单位,分为三个阶段――地面钻孔供氧、矿井压风供氧、高压氧气瓶供氧。

  有着18 年矿下工作经验的39岁电工冯耀东和其他79名志愿者参加了这次地下生存试验。这 80名体验者中,62人是矿上的普通职工,另有1位常村煤矿副总工程师、5 位矿上科级干部、2位医护人员、2位紧急避险系统课题组成员、1位安全员和1位瓦斯员,以及6名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技术人员。

  “在下面的两天里,和地上没有大的区别,吃喝拉撒睡都没有耽误。每隔8 小时每人吃一块压缩饼干,喝一次营养液和矿泉水,困了就靠着椅子睡,没事就打扑克和下象棋。”冯耀东回忆说,虽然避难硐的条件很简陋,但根据此次现场试验的方案,“食品不少于5000 千焦/天 /人,饮用水不少于1.5升/天 /人,对于特殊情况下维持生存已经足够了。”

  冯耀东回忆说,第一和第二阶段―在地面钻孔供氧和矿井压风供氧两个阶段,硐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都控制得比较好,人在里面感觉还是非常舒适的,加上和地面监控一直保持着视频通话,身体和心理上并没有感到很难熬。

  第三阶段高压氧气瓶供氧阶段,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这是最难熬的16 个小时”。“这个阶段采用高压氧气瓶以及二氧化碳过滤剂,就是你在避难硐和救生舱看到的粉色化学药剂,它将大家呼出的二氧化碳过滤后,混入氧气重新向硐室内供氧。”冯耀东说,“由于属于高瓦斯矿,因此矿井下风量一直比较大,大家在下井的时候和往常一样,除了棉质贴身衣裤外还加了一套秋衣秋裤,因为空间小,所以人实在觉得有些闷热,于是我们大家开始脱衣服。后来通过硐室内特殊的蓄冰空调,温度又降低了些。”

  “根据当时的数据,室内氧气浓度在19%,而二氧化碳的浓度则从之前的0.5% 上升到了0.75%。”常村煤矿总工程师韩强介绍说,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2%的时候,人体就出现呼吸加快的情况,如果再上升至3%,就会大喘气,但这还不至于对身体造成损伤,因此当时硐室内的空气还在安全标准之上。

  4月10日上午10 时,常村矿永久避难硐室的试验结束,这也改写了中国矿业安全发展历史上新的纪录。对于这次试验,一些参与者认为,虽然获得成功,但是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比如如何处理避难人员的大量排泄物,以及对避难人员的心理疏导问题等。

  避难室不是万能“方舟”

  作为全国首套得到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认可的新型井下系统,避难硐室的载人试验成功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几年,光做试验和安装这些新型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我们起码花费了一个亿以上。而随着我们开矿区域的不断深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对移动救生舱的安置数量,满足采区所有人员的避险需求。”矿长张国庆说,“作为煤炭人,我希望它们一辈子都是个摆设,永远也用不上。但是一旦这些系统获得国家认可,并且陆续在所有矿场推行,那么我国矿工井下安全作业将能够得到进一步保障。”

  “在常村矿这样‘安全’到每一双塑胶靴、到每一架猴车的矿,这个永久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可能永远都用不上。而需要这些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实际上是那些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的中小型矿场。”冯耀东说。

  上世纪70 年代前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矿业大国就基本完成了安装井下安全避难硐室,美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矿难明显下降,井下避难设备成了安全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这并非万能的“诺亚方舟”。

  “井下避难和救生舱等设施,只是突出了安全体系中的技术主义思路,它离一个全面的安全体系还十分遥远。安装了井下避难硐和救生舱,安全问题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和静钧日前在《广州日报》撰文称。

  井下避难室的有效前提是矿工能够进入到避难室。假如矿难发生时,矿工当场丧命或失去逃往避难室的能力,再多的避难室也无济于事。2010 年美国曾有一个矿井发生爆炸,死亡29人,专家称这些矿工“当即受创,来不及前往避难所”。

  “为了实质迈向‘零伤亡’,有必要在矿工安全利益上不断抬高安全违规成本,给予矿工相应的侵权责任法保护,把技术主义下的安全体系与生命尊严意义下的安全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和静钧说。

  工作在煤矿一线的张国庆也认同这种观点。“如果将此前的各种严格的安全检查比作是对灾难的‘防’,那么永久避难硐和移动救生舱,则可以称之为对矿工生命的‘护’。只有防、护结合,才能降低我国煤矿业伤亡事故发生的几率。”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人口普查显示北京外来人口升至35.9% 上海占39%
下一篇:外交部否认骆家辉所说商业环境恶化 答拉登被击毙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