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薛阿姨家看到的由去年所种蔬菜保留下来的菜籽。
3. 背景各异的中国老人们远渡重洋,抱团取暖
读书工作拿身份,娶妻生子买house,这是很多中国人来美国都会走的一条路。在耶鲁,house也许可以先不急着买,这里有环境舒适价格优惠的学校住宅区和公寓可供租住,因而生子的下一步,则是把爸妈接来小聚,同时帮自己照看孩子。随着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人数的不断增多,这个爸妈群体也在壮大,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那么,耶鲁大学究竟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呢?
由耶鲁大学国际学生学者办公室 (OISS,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 Scholars) 提供给日报记者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秋季注册入学的中国留学生总人数为617,排在第二位的加拿大留学生总人数只有229。十年前2005年,耶鲁中国留学生注册人数仅300,过去十年间耶鲁国际学生的比例仅增长了约5%——但耶鲁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却成倍飞升,其中博士后人数也几乎翻倍。
据统计,耶鲁大学1/4的国际学生来自中国,这其中包括研究生、专业学生 (professional students) 、博士后和研究员,这一比例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的国际学生。而从全美国来看,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赴美留学生输出国,并占留美硕士人数的近1/3。
耶鲁大学作为早在1854年就出过第一个在美拿到学位的中国留学生的学校,前年(2014年)有680名来自中国的学者(博士后),这一人数是第二大族群的3倍——耶鲁的印度博士后有200人;另外,有516名中国研究生和58名中国本科生,而第二大族群,加拿大留学生的研究生人数只有196。
如此数量众多的中国学生学者涌入耶鲁,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父母,而人数之多以至于可以在耶鲁校园北边形成一个自己的小社会了:一个来自于中国各地、人员组成不断变化着的社群。
真正走近这个群体我们发现,最初的那些问题并没有统一答案。毕业于耶鲁大学的王俊博士曾帮助《耶鲁校友杂志》接触过这些老人,他告诉日报记者,这些老人们既有相同之处,又充满着多样性,他们来自中国不同的地区和城市,不同的人生经历、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更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行为表现。
耶鲁校友杂志这样描述这些老人们:“有高层政府雇员,也有农民,有从北京来的一看就很精明的人,也有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村里人”。
有的家庭在子女这一代实现了巨大的“教育大跃进”。一名年轻女子告诉杂志记者,她的先生是耶鲁干细胞中心一名研究员,而他远在中国湖北省的老父亲则靠在当地市场卖猪肉为生。“老公上学的时候,会看到黑板前放着两双鞋,一双皮鞋,一双布鞋。要是你想穿皮鞋,就得刻苦学习。要是你想去大城市,就得非常努力。要是你还想走出中国,去美国,人们都说美国的教育比中国好,那你就得更加用功才行。都取决于你。”
性格不一样的家长来到美国之后在新生活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心态感受和所选择的活动各有千秋,有的老人更外向和开放,有的则内向,有的玩得很开心很享受,有的觉得没意思或者不习惯,有的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有的并不爱说起自己的生活。
魏丽华 (音,Lihua Wei)和于云成 (音,Yuncheng Yu)跟他们的小孙女在一起。图片来自耶鲁校友杂志
然而不同之中,仍能找到这一群体的共同特征。首先是大多老人的子女家里有孩子需要照看,这也是这些老人来到美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他们被需要,带孩子几乎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其次,这些上了年纪的中国老人在美国都有语言障碍,几乎都不会讲英语,能说上一两句的已属少见和难得。
杂志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自己之前曾在街上遇到推着婴儿车的中国老人,他们总是回应以微笑,并停下来让记者看自己的孙儿,然而一旦记者开口说话,哪怕只是一声hello,老人便摆摆手,推着婴儿车离开了,信号很明确:这里不说英语。
日报记者在纽黑文接触的中国老人显然要开朗外向得多,他们告诉记者,尽管无法交流,自己遇到热情友善的老外也会主动打招呼喊“Hello! How are you?”这是他们学得最快的一句话。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