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领养的利弊争议
纪录片《Somewhere Between》
这样的报道持续几年后,媒体将关注的问题转移到跨国领养的利弊争议上。
由于1992年后首批被领养的中国孤儿开始进入美国社会上学交友参与社区活动,以怎样的心态和身份融入美国社会成为主要话题。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像Marinna一样开始回国寻亲。但由于当时登记制度的缺位,大部分都带着遗憾返回美国。
纪录片导演Linda Goldstein Knowlton在2010年曾拍摄美国领养家庭的纪录片《Somewhere Between》。纪录片找了四名因为超生而被抛弃,接着被领养到美国的女孩,她们在成长中因为跨种族、跨文化问题而产生了各种困惑、疑问和挣扎,包括逐渐回想不起有关生母的任何印象。尽管她们最终融入了新环境,成为“典型美国少女”,但在这期间,她们也同样经历了大海捞针般回国寻亲的痛苦过程。
为什么回国寻亲的中国孤儿越来越多了?
不久前,《纽约时报》也发表了中国摄影记者韩萌在美国接触一些中国孤儿和他们所在家庭的报道。韩萌称她在一次英语老师组织的聚会上,见到了几个中国小女孩,其中8岁的女孩Anaka就是在广东被领养的中国孤儿。这个契机让她通过收养网站找到了一些中国孤儿的收养人。她说:“我想告诉中国读者,中国收养儿童在美国的生活如何,过得怎么样,会不会有适应上的困难或被孤立的感觉。”
在接触了10个左右的收养家庭后,韩萌发现大部分孩子会在6岁左右经历“为什么我和父母长得不同”这样的疑问。而得知自己是被领养的孤儿后,从12-14岁就会开始产生身份归属感困惑,包括“我的亲生父母为什么丢下我?他们现在在哪里?”一类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孤儿被跨国领养后,体现出的最集中的问题,成为他们回国寻亲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在2010年,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Leslie Kim Wang与另外两个其他大学的学者在美国跟踪研究了6个有回国之旅的 “跨国家庭”,采访他们的心路历程。在最终发表的论文中,研究者称,实际上美国父母带着孩子回到中国的原因大致有四点:
让孩子看看真实的中国,而不是听来的或电视里的“家乡”;
尝试找到更多关于孩子亲生父母的信息;
让孩子去见见他们小时候见过的人;
让孩子见到更多与他们“长得一样”的人,试图建立他们的身份认同。
美国父母认为尝试寻亲的旅程有利于促进这些孩子与家庭的感情,能够帮助他们以更好的心态融入美国社会生活,找到自己在美国的身份归属感。此外,大部分收养孤儿的父母并不希望孩子彻底成为“美国人”,而是保留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他们的思想,哪怕见到儿时朋友就是这些孤儿与中国文化“最亲密”的接触了。
纪录片《somewhere between》的结尾,四个中国女孩都度过了充满挣扎的青春期,其中一个说:“我想,我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是完全的美国人,或是完全的中国人。我想,我一向、也一直都会介于两者之间。”这样的结果或许已经是被迫远渡重洋离开中国的孤儿们最好的自我和解。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