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费金
《汤姆斯河: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封面
1982年,当一个13岁的孩子被确诊患上了成神经管细胞瘤时,纽约医院的医生发出感慨:“又一个从汤姆斯河镇来的。”
汤姆斯河是美国新泽西州一个人口不到十万的小镇,名字来源于那条流经当地的小河。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这里的居民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1952年,瑞士化工巨头汽巴在此开设工厂;20世纪七八十年代,镇上的儿童癌症发病率显著提高……
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汤姆斯河: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曾获得2014年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图书”。作者丹·费金经过7年的研究和写作,揭秘了环境污染和癌症关系的真相。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癌症村”的故事也不时见诸媒体。中国青年报记者日前通过邮件独家专访了丹·费金。
尽管人人都向往田园生活,恐怕没人愿意过原始人生活
丹·费金是纽约大学新闻系副教授,阿瑟·卡特新闻研究院“科学、健康和环境报告项目”主任,做过15年环境记者。汤姆斯河的化工厂如今早已关闭,污染也被清理干净,费金采访了140多名相关人士,查阅了公司档案和政府报告,还原了那场跨度近半个世纪的工业和环境、工厂和居民之间的拉锯战。
1952年,世界三大化工巨头之一的汽巴来到汤姆斯河镇开厂,成为当地最大的私人雇主,也使小镇发展成全美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1957年,镇上的供水系统第一次检测出化学污染物;1974年,居民再次反映饮用水味道不对,但县卫生部门调查后不了了之;1984年,化工厂排污管道破裂,天机泄露;1986年,新泽西州卫生部门展开全面调查;1991年,化工厂关闭了汤姆斯河镇的排污管道;1996年,汤姆斯河镇的化工厂关闭。
丹·费金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当我还是记者时,经常收到读者来信,告诉我在他们的社区、工作地,癌症发病率很高,他们担心这是由污染引起的。而我同时也知道,这些担忧很少得到科学的调查。”于是,当听说汤姆斯河的案例后,费金知道自己找到了“想写的东西”。然而,在调查过程中费金发现,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非黑即白。
1986年6月,当汽巴-嘉基公司宣布将逐步退出汤姆斯河镇,搬迁至工资和环境监管要求更低的亚拉巴马州时,工人们的反应是既震惊又愤怒——他们失业了。其实早在1963年,河水被污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化工厂的总经理提醒当地媒体,公司每年的工资支出是8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600万美元), “尽管人人都向往田园生活,恐怕没人愿意过得像印第安人”。
也许汤姆斯河的老辈人还记得河水清澈渔业兴旺的年代,但他们同样也记得当年依靠农业、苟延残喘的经济。根据1967年对汤姆斯河镇的民意调查,86%的人认为化工厂是地区的财富,只有6%的人觉得是负担;尽管有34%的人认为化工厂是当地水污染的主因,但如果工厂想扩张,只有4%的人反对。
民意调查员对化工厂说:“看来你们闻着不像化工厂,倒像玫瑰。”只有当汤姆斯河镇的儿童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恶果已经酿成后,居民们才改变看法。
“我经常听到‘先污染、后治理’的说法,我非常反对。汤姆斯河镇花了几十年得到教训:不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工业发展都是不可持续的,从长远看必将导致经济的崩溃。”丹·费金说,“现在美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都是对环境监管最积极的地区,他们走的是绿色环保的发展道路。相比之下,那些环境监管不力的工业区正面临严峻未来,因为没人愿意住在那里。而当工厂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他们就没有任何竞争力。”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