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美国社会坎坷多】
除了上述问题,作为中国移民第二代,苏珊仍然面临着因认同差异而难以融入美国社会的问题。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同学就跟我指出,我和别人不一样。她拍了拍我的肩膀,等我转过身来看着她的时候,她就使劲扯着眼角,把眼睛扯成窄窄的一条线。”(小编注:不少美国人对中国人外貌的传统印象就是眼睛细长五官扁平脑后拖一条长辫,此处作者的同学显然在以此侮辱她)
苏珊说,从这以后,谁问她关于种族的问题她都躲之不及,也不参与这类对话,为的就是避免因不同之处被人注意。“这不是因为我想融入同龄人中,抹去自己的文化背景,而是不想让华人成为我身上唯一的标签,”她说。
随着成长,她的心态也越发复杂。“一方面我想让同龄人接纳我,另一方面我也想缓和与爸妈的关系,但我真的很想做我自己,这就意味着会让爸妈失望。他们的女儿不是循规蹈矩、成绩优异、事事顺从的孩子,而是一个安于现状、天性慵懒、喜欢在餐具垫背面乱写乱画的人。还记得餐馆里的红色餐垫吗?那背面画满了中国的属相图。”
随着成长,苏珊也慢慢理解了父母背后的中国文化。“小时候,我不懂儒家思想,也就理解不了在我妈妈背后的文化里,家庭的地位高于一切。后来,我慢慢懂了要守‘孝道’,对爸妈百依百顺,在外行止有度,以保存家族的脸面。虽然我爸不怎么关心我的成绩,但他总是坚信孩子们,尤其是女孩子们,结婚前都要对父母尽孝。
“我曾以为,我讨厌家里的餐馆是因为觉得那里的生活千篇一律、还要总挨妈妈的骂。现在我才明白,我讨厌那里是因为觉得拘束,总得服从父母的价值观,总得事事以家庭为重,为家庭牺牲个人感受和幸福。”
23岁的苏珊说,即使是现在,她仍然在努力适应中国文化里家人对自己的期待。“我恨自己第一次没告诉妈妈就交男朋友,搬出来不和父母住也让我心生愧疚。但尽管如此,这些事我一样不落都做了。因为虽然我很爱我妈妈,但我绝不希望只当妈妈的乖女儿。我绝不当她的复制品。
“和妈妈在餐馆并肩工作了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得她招呼顾客时那种紧张但开心的样子、在非饭点的时候眼神空空地盯着天花板的样。我知道,她也渴望只做她自己。”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