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光耀反对西方民主国家在教育、养老、医疗等各方面实行免费政策的做法。他认为在“福利主义”方面走得太远,就会导致绝对平均主义,容易使社会失去进取心。“在我们这个国家,人人都没有铁饭碗,只有瓷饭碗。如果你不小心将饭碗打碎,那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图为2011年2月,一名妇女走过两栋老祖屋,老祖屋后面是一栋拔地而起的新祖屋。AP Photo/Wong Maye-E
1967年,新加坡政府通过《经济扩展奖励法案》,对政府批准的制造业公司实施低税收。1968年,设立“新加坡开发银行”和“裕廊工业区管理局”。就在这一年,新加坡的经济开始了腾飞。图为裕廊工业区。
70年代,新加坡开始形成以出口贸易和制造业为主的二元经济结构。新加坡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图为新加坡港鸟瞰。Jonathan Drake/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70年代,新加坡奠定了国民经济的基础;80年代,副总理吴作栋提出到1999年时将新加坡发展成一个卓越的城市国家;90年代,世界经合组织宣布,新加坡从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新加坡人创造了“新加坡奇迹”。图为1998年3月24日,新加坡港口一个标记有数字“一亿”的集装箱被调离码头。AFP PHOTO/Roslan RAHMAN
搞工会运动出身的李光耀并不欢迎工会运动。一次新加坡航空公司工人运动,李光耀发表演说“如果工会行动继续进行,我将会用尽所有方法给你们教训。”“管治新加坡的人必须强硬如铁!”图为1965年5月1日,李光耀和工人代表谈话。Larry Burrows//Time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李光耀深知民族矛盾是国内环境稳定的大敌,他认为民族融合的先决是使用同一种语言,而这种语言不可以偏袒某一个民族。开国之初,李光耀将英语选作新加坡的官方语言,这让新加坡人口总数80%的华人感到不满。1971年,新加坡几份华文报纸提议讲华语作为官方语言,李光耀以“散播民族主义”之名关闭了报社,还拘捕了几名报社负责人,没有经过审判便以内部法收监。图为60年代,新加坡唐人街。
李光耀认为媒体并不能代表民意,只有被人们选举出来的自己才代表民意;他也不赞成媒体监督政府的角色,相反,媒体应该帮助政府建设好国家。李说:“在我们这个如此落后的国家,想尽快实现现代化,应该彻底改变的东西太多了。而一般的人民是不会考虑这么长远的,政府与人民的矛盾不可避免。但是只要政府是一心为发展新加坡的经济,不是为了充盈自己的钱包,人民终会理解的。”图为新加坡大街上,李光耀的宣传广告。AFP PHOTO/Roslan RAHMAN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