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和妻子柯玉芝。
李光耀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和预测经常受到国际社会关注,成为舆论报道重点。然而,客观地说,李光耀对中国的观察,并未超出大多数海外中国观察者的看法。如他认为,中国GDP将不可避免地超过美国,但创造力永远无法与美匹敌,因为中国文化不允许自由交流和思想竞争。中国也不会成为自由民主国家,“若成了那样的国家,中国会崩溃。如果你相信中国将发生某种民主,你就错了。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中共领导人将尝试各种方法,除了多党制一人一票的民主体系。” 类似观点并不新鲜。
从李光耀公开发表的言论看,他对中国大陆崛起持一种矛盾态度,一方面欢迎大陆崛起,一方面又担忧大陆因此可能想恢复昔日主导东亚的帝国地位,并把这种担忧在国际上广为扩散。前者是出于和大陆做生意的考虑,后者是出于制衡目的。李光耀说:“中国告诉我们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但当我们做的事惹其不高兴时,他们就会说你让13亿人民不高兴了,请搞清自己的位置。”在他看来,中国的未来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变成一个盲目排外、奉行沙文主义的力量,会因西方试图放缓或阻止其发展而仇恨、敌视西方;二是变成一个行为文明、积极参与世界事务、更具世界特色、更加国际化和外向型的国家。
为使中国转向第二种可能性,他认为改变中国的策略是,使中国融入全球体系,增强和世界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增加中国的既得利益,这样,中国的繁荣将更多地取决于和贸易大国在经济体制方面的协调性,这种广泛的联系也将影响和改变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如此,才能促使中国遵守国际规则,强化中国对贸易、服务、投资、技术与信息的依赖性。当此种依赖性大到中国承受不起的代价时,中国就不会试图挑战现行国际秩序,他认为,这是推动中国政治变革的最佳途径。
李光耀的首要目标,是让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在大国争霸中生存下来并得以发展。为此,新加坡必须谋求势力制衡。
李光耀在此不经意地流露出了中国是国际秩序特别是东亚秩序威胁的想法,李有此想法并不奇怪。对新加坡来说,美国是亲善国,二战后一直维持经济和安全秩序,在这一方面的角色一直是至关重要的。但现在中国无可避免地要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因此,新加坡的策略需要做出调整,平衡中美两国势力。这也就是李光耀屡次呼吁美国制衡中国的原因。
从大陆角度来说,可以理解李光耀扩大新加坡生存空间的想法。但从上面李光耀对中央王国的解读及其担忧来看,他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观察存在误区。此种误区很可能来源于他对共产体制的不信任,以及从传统的均势思想来看待中国崛起。
总结起来,对李光耀的评价是,终其一生,他是一个不自觉的威权(专制)主义者,对自由民主和人权并不真正看重;也是一个谋略家,善用权谋,崇尚实用。虽然带领新加坡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但他建立的这套威权体制可能并不适应未来的民主化趋势。他的英式教育背景和对共产体制的厌恶及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缺乏深层了解,使他对中国作出的预言好坏参半。他对国际事务的观察虽有过人之处,但他关于均势和遏制的思想与战略并未超出杰出战略家的看法,也未能提出一个在这种战略指导下的行动策略。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