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就MH17航班坠毁事件发布第八份声明,宣布MH17作为航班号将就此永久封存,以示对MH17航班乘客及机组人员的悼念和尊重。MH17客机坠毁已多日,虽然298名遇难者的身份已确定,但所有遇难者的遗体仍未全部找到。乌克兰紧急情况部20日证实,乌政府救援人员已找到196名遇难者遗体。根据乌政府和东部民间武装当天达成的初步协议,这些遗体将分批运离事发地。
虽然关于MH17的调查还未全面展开,但各种猜测已漫天飞舞。一时间,不少人都处心积虑地要抢在真相大白之前提出自己的推测和分析,来影响调查的方向,左右民众的视线,引导舆论的向背,借此抢占调查的主导权。美国含沙射影剑指俄罗斯;俄罗斯矢口否认并十问乌克兰;乌克兰当机立断定罪东部势力;东部势力百口莫辩任由猜测;欧盟要参与调查只为求得真相;马航要讨说法证明不是我的错。而更多的人在追问“马航之难是谁之罪”,是谁动了我们的安全感,谁能保证悲剧不在上演……
黑匣子:下落未明
黑匣子可能是查明MH17坠毁前发生什么事的关键。乌克兰驻日内瓦联合国机会的大使尤里·克利缅科表示,“应该让一些公正的国际专家首先得到黑匣子,这非常重要。我们想要真实的信息,不是假信息。”然而,黑匣子至今却仍下落不明。
俄国际文传电讯社17日曾报道称,顿涅茨克民间武装已在事故现场找到失事客机黑匣子,并把它们送往莫斯科处理。乌克兰国家通讯社当天也援引“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负责人的话说,“东部民间武装17日就找到了两个黑匣子,并准备把它们交给俄罗斯。”但“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总理博罗代19日却表示,民间武装没有发现失事马航客机的黑匣子。他说,“黑匣子尚未找到,我们也没有移动现场的东西。”
乌克兰外长克利姆金18日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称,黑匣子已找到,目前在乌克兰境内。他说,“我希望把它们转交给调查马航空难的政府委员会”。然而,同一天,乌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发言人雷先科却说,他们不掌握失事客机黑匣子具体位置的消息。他说,“我们没有黑匣子的消息,没人将黑匣子交给乌克兰。”
针对“黑匣子已被运至莫斯科”的报道,俄外长拉夫罗夫18日在接受“俄罗斯-24”新闻频道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回应道,“无论基辅怎么说,我们都没打算拿走黑匣子。我们不打算破坏类似事件发生后的国际调查规范,对语音记录进行分析是国际民航组织的事情”。
20日,俄国际文传电讯社又报道称,乌东部民间武装人员在其社交网站推特上写道:“黑匣子:送到了顿涅茨克。”
国际调查:千呼万唤难启动
其实,在各方都严重缺乏互信的情况下,任何一方单独开启黑匣子或展开调查所得到并公布的信息,都无法得到其他相关方的认可。所以,事件发生后,联合国、欧安组织及一些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呼吁对事件进行独立、公正的国际调查。但受事发地复杂形势的影响,关于MH17坠毁的国际调查迟迟未能全面启动。
负责协调欧洲40国航管业务的欧洲航空安全组织发言人弗林透露,针对MH17航班事件的调查工作已在政府层面展开,但技术层面的调查还未开始。受乌克兰政府之邀,欧洲航空安全组织将参与MH17航班空难技术层面的调查工作。这个国际联合调查由乌克兰主导,马来西亚、荷兰、俄罗斯、英国、欧洲航空安全组织、欧洲航空安全局等方参与。到目前为止,技术专家调查组尚无法不受限制地抵达空难现场,加之调查所涉及的飞机坠毁区域面积大,给保护现场等工作增加了难度。综合各种复杂因素,这个事件的国际调查可能要持续数月甚至一年以上。
欧安组织常设理事会18日发表声明,呼吁各方保护空难现场不受破坏,并确保相关国际机构人员顺利进入,以便展开有效的国际调查。欧安组织发言人透露,欧安组织派出的一支由30人组成小分队已抵达空难现场,他们的任务是观察记录现场情况并向欧安组织报告。
欧安组织调查人员托马斯·格雷明格对德新社记者称,欧安组织调查人员18日晚赶至现场,但并未不受限地进入其中。而欧安组织发言人博丘尔丘对记者表示,民间武装人员松散地在坠机现场周围巡逻,但没有回答调查人员的提问,调查人员在现场逗留了75分钟后被迫离开。而乌克兰副总理格罗伊斯曼说,控制坠机现场的民间武装限制来自乌中央政府的专家进入现场,只允许这些专家在民间武装人员监督下调查30分钟。但民间武装领导人普尔金则强调,在这一区域的“民兵部队”确保了“客观调查”。
对此,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19日说,“坠机现场的完整性受到威胁。有迹象显示,重要证据并未保存在原位,干涉现场将不利于调查……而无法阻止这类事情发生将是对死难者的背叛。”
美国剑指俄罗斯
马航MH17航班事件17日发生后,美国总统奥巴马曾于事发当日在一场持续16分钟的公共演讲中,用40秒时间谈及此事,这引发一些民众的批评。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奥巴马18日在白宫发表讲话再谈马航事故。他说,这是一起“无法形容、骇人听闻”的暴行。
奥巴马称,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和联邦调查局的调查人员正前往乌克兰协助调查。他说,“目前还不清楚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应做出超前于事实的判断。”但他马上又话锋一转,强调乌东部势力得到俄支持,“没有来自俄罗斯的系统训练和精密设备,一群分裂分子不可能击落(乌克兰)军用运输机”。随后,奥巴马又顺势把话头引到普京身上,称“只有普京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当地局势,但他迄今为止并没有行使这一权力”。
有了奥巴马的抢先定性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引导,欧洲政要和美欧媒体默契地发起了对普京的新一轮“无声攻势”。7月19日,荷兰首相吕特与普京进行了一次“非常激烈的”通话后在记者会上强调,“普京只剩下证明自己是在认真帮助救援与调查的最后一次机会了”。他还敦促普京在此事件调查中“发挥其影响力,有所作为”。20日,法国总统奥朗德与德国、英国领导人举行了电话会议。在随后的一份声明中,法方敦促俄罗斯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否则欧盟外交事务委员会将于22日采取相应措施。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发表题为《普京当前面临决断时刻》的文章称,“近年来,普京因出手保护巴沙尔政权及吞并克里米亚,一直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毫无建设性的角色。但他在发生马航班机被击落一事后如何行事,可能对决定他的国际声誉起着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的作用。”
而英国《每日邮报》19日则引述乌克兰内政部顾问格拉先科的话称,“发射导弹的山毛榉防空系统已在夜里被运到俄罗斯,很可能在那里被销毁。”他进而推断,“直接发动这起恐怖袭击的人”将遭到灭口,以免被人查出真相。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