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腐败是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难题,一贯强调政府廉洁的美国也难以独善其身。近年来,美国腐败大案要案频发,显露出了美国腐败情况的“冰山一角”。其实,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痼疾,从美国建国伊始就与其社会政治制度并存,尽管与一个世纪前的腐败猖獗相比,美国的反腐败工作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今天的美国,腐败现象仍然大量存在。
美国联邦调查局日前搜捕了3名涉嫌贪腐的公职人员,他们分别是北卡罗来纳州最大城市夏洛特市市长帕特里克·坎农、纽约州州众议员威廉·斯卡布罗和加利福尼亚州华裔参议员余胤良。一时间,民主党多名官员涉腐成为美国的新闻焦点。
据美国司法部公布,过去20年内,美国共有2万多人因腐败被判有罪,其中,最近10年与前10年相比增长3.2%。2012年7月30日,全球著名调查公司盖洛普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7%的受访者认为腐败是联邦政府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民众对腐败问题的关注度首次超过降低联邦赤字、反恐、社保医疗等热门议题。以上数据表明美国国内腐败现象依然很严重。
美国腐败形式
近年来,美国腐败案件频发,归纳起来,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
收取政治献金。在每次选举之前,政党都要千方百计地拉赞助,拿了钱的政客上台后自然会巧妙运作,在制定某些宏观政策上向特定行业倾斜,或操纵政府为某些捐赠者谋得私利。这也波及了司法领域,极大地妨碍了司法公正。从美国近年来的腐败案件情况来看,以政治献金为诱饵进行权钱交易已经成为了美国腐败的主要形式。
游说交易。游说在美国由来已久,原本是指民众采取各种方法向国会议员表达意见,保证国会立法客观公正。但利益集团及大量资金的卷入改变了其本来面貌。利益集团高薪聘请拥有大量政治人脉的说客对国会议员进行游说,促使其通过利于自己的法律。说客们为达到目的可能向议员们传达片面或扭曲的信息,甚至进行贿赂。
“旋转门”现象。所谓“旋转门”,是指个人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双向转换角色的机制。一些公职人员在决策上倾向于某些利益集团,但他们在任期间并不收受回报。一旦离职卸任,这些人则会依仗之前对某些利益集团的恩惠而在私营部门谋得高职,坐享天价薪水。如内布拉斯加州有16名前议员连任失败或离职后被高薪聘为大型公司的游说人员,其中不乏烟草和医疗保险等特殊利益集团。
跨国贿赂。虽然美国早在1977年就出台《海外反腐败法》以遏制本国企业在全球的行贿行为,但这部法律并没有起到根治作用。近年来,尽管美国加大了对海外贿赂行为的打击力度,但美国企业跨国贿赂之风依旧愈演愈烈。
美国腐败特点
根据对美国腐败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的腐败主要呈现出制度性、边缘性、普遍性、集中性、国际性等特点。
制度性。政客与利益集团之间的腐败交易在美国已经制度化,成为了一种“合法腐败”,确切地说,“合法”的外衣隐藏了这些交易的腐败本质。在美国政治发展进程中,一些曾被看作是腐败的行为逐渐演化成政治过程中的正常部分,比如利益集团可以向竞选者提供巨额竞选资金、可以邀请议员到别墅度假,为其服务的游说活动也日益职业化和商业化。而这些都是权钱交易滋生的土壤。可以说,美国最大的腐败就是将腐败制度化、合法化。
边缘性。美国腐败的边缘性有两种含义。一是腐败界限模糊。在美国,腐败者往往把个人利益掺杂进公共政策之中,打着公众福祉或国家利益的幌子来寻求私利,从而模糊了违法腐败的边界。二是公众对腐败的认知被边缘化。美国现行的选举制度本身就颇受非议,加之各种竞选名目繁多,以至于选民大多认为非中立媒体的一些腐败报道只不过是党派竞争的惯技。由于民众对腐败报道的信服度较低,即使真实的腐败指控也可能因为激烈的政党竞选变得边缘化。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