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7日消息,朝鲜《劳动新闻》当天报道称,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视察了朝鲜东海岸元山马息岭地区滑雪场,该滑雪场正在建设中。 (CFP/图)
原题:改革动了朝鲜“先军的奶酪”?
在金正恩的执政岁月里,朝鲜正在组织实施“经济管理整改专案组”:缩小集体农场,分组农户。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提高工人工资。涉及先军政治的是,把军队垄断的经济事业移交给内阁。
作为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金正恩的特使,2013年5月22日到达北京后,崔龙海经常一身戎装。
在多次会谈中,这位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避谈“无核化”,却多次提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核弹与糖果,几乎是朝鲜内政外交多年来摇摆不定的轴线。
这次,朝鲜再度展现出要“改革开放”的气势。
改革,“敏感词”
“要多捕捞海鱼,让最前线的军人四季能吃到新鲜鱼,让送给军人的渔船真正惠及军人。”2013年5月28日,《劳动新闻》报道说,在崔龙海等军方核心人物的陪同下,金正恩视察了人民军第313部队所属水产事业所,并向全国全军发出生产的号召。
正值“粮荒”,金正恩视察农渔生产无疑有利于振奋军队士气、促进军方对领导人的忠诚。
“朝鲜军队有自己的农场,具体数量外界很难知晓。它们占据着最肥沃和灌溉条件最好的土地。”一名在平壤工作多年的中方人士说。
2013年5月初,该人士曾受邀参观朝鲜的军营农场。她观察到,这些农场平时很少有军人执勤把守。但临近收获的季节,农场周边荷枪实弹的士兵就会多了起来。占据了地利之优,军营农场的庄稼长势却并不强于普通的集体农庄,这是因为军方农场虽然机械化程度高,但长期忙于训练和战备,缺乏农民的精耕细作,粮食产量并不高。
“朝鲜的粮食总量上即使达到最小需求量,也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可以获得与最小需求量相等的粮食,朝鲜的粮食分配机制有优先顺序。”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马得勇说。
2013年入春后,金正恩频繁出现在稻田里或鱼塘边。朝中社报道说,金正恩1月8日做出指示,“在农业生产方面飞跃和革新,开创经济强国建设的转折局面,开展社会主义增产竞赛”。
持续的粮荒加速了“分田到户”改革的步伐。2012年7月23日,韩国网络媒体“DailyNK”透露,最先启动农业改革试点的,是两江道金正淑郡等三个郡,它们允许把30%的谷物分配给农民。
改革的迹象,总是从最不易察觉的领域萌发。
这项政策调整颇似1978年中国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然而,外界依旧在疑惑:朝鲜此举属于平息不满情绪的临时性应对措施,还是长期改革的信号?
毕竟,金正日时期也曾有过类似“分田到户”的政策调整。1997年,朝鲜宣布将集体农场的“小组”缩小到七八个人,并大幅减少上交国家的粮食配额。五年后,朝鲜进一步放宽农民开垦、耕种部分土地,这相当于“自留地”。
“改革开放”,是朝鲜的敏感词。
朝鲜要从根本上重建经济,必须实行改革开放。但是,既得利益集团业已形成,任何带有改革意味的举动,都会触动先军政治的奶酪。后者一直通过插手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获取军费。然而,金正恩又需要继续推行“先军政治”,以维持体制的稳定。
“改变”的情怀?
改革成败部分取决于路径的选择,金正恩把突破口选择了最迫切也最容易达成共识的领域。
无论是朝鲜军方还是民间百姓,多年来都一直为粮食问题所困扰。从农业领域着手进行政策调整,阻力自然也是最小。复旦大学韩国朝鲜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认为,“朝鲜的改革取决于政权能否完全巩固与稳定,如果政权不能巩固的话,就不可能有全面的改革开放”。
上任之初,年轻领导人就显现出“改变”的情怀。日本《东京新闻》报道说,在2012年1月8日举办的29岁生日会议上,金正恩强调积极起用人才,只要有利于获得外汇和促进工厂、企业发展的人才,就应不拘一格地任用;谈及对外开放,金正恩说必须增加外汇持有,提高生产效率,才能重建经济。
在接下来的执政岁月里,金正恩再未发表过如此激情、颇具革新意味的讲话。然而,朝鲜早已开始引导官员们将学习的目光投向中国。
2011年12月,“朝鲜两个经济区”管理研究班内部培训会在吉林大学举办,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自20世纪90年代末到2011年秋,中方已接待朝鲜经贸干部和技术人员近千人次,他们主要是来华学习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经验。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